公益+金融 “首善之区”布局幸福产业
将推国内首只社会影响力债券、筹建社会影响力基金、筹备国际社会影响力投资论坛![]() |
福田区是中国三大金融集聚区之一。未来,福田将打造国际公益金融中心。 |
以打造“首善之区”为己任的深圳市福田区,是中国三大金融集聚区之一。未来,“金融”和“民生”这两大关键词,在福田将通过创新手段结合得更加紧密。
日前,福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会影响力投资生态圈建设。福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工委主任余智晟,福田区副区长何杰,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原招商银行行长、公益金融家马蔚华等参加启动仪式。记者获悉,福田区将出台相关信托计划,发行社会影响力债券,推动建立社会企业交易所,打造国际公益金融中心。
公益和商业将不再泾渭分明
对于绝大多数市民而言,社会影响力投资是个新名词。到底什么是社会影响力投资?社会影响力投资是指社会资本通过专注于以社会需求为驱动的产业领域(如环保、扶贫、老龄服务及文化、科技、教育、慈善等),促进社会需求,产业生态、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享价值的最大化。
这种将投资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以社会需求驱动市场机遇,以商业方式改善社会问题的互益发展模式,正在席卷全球,形成新的热点。据悉,目前,全球有超过120个主要国家参与社会影响力投资。其中,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社会影响力投资行业发展指数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
马蔚华认为,全球的公益事业正在转型,公益金融就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新型投资管理方式,通过公益+金融,把商业模式引进公益组织,衍生出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社会影响力债券等创新金融产品,使资金得到增值,更多更好地用于公益事业。
“商业组织要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公益组织要实现社会效应的最大化。”马蔚华表示,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例如社会影响力债券作为社会影响力投资的重要内容,就是在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在公益和金融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从招商银行行长任上退休后,马蔚华便一直担任总部位于深圳的公益组织——壹基金的理事长。壹基金2011年1月作为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落户深圳,专注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三大领域。
马蔚华上任壹基金理事长后,银行家背景的他提出“公益+金融”的理念,希望通过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社会影响力债券等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在深圳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EO刘海军看来,如果说传统的公益和商业在一条直线的两端,那么社会影响力投资就位于这条直线的中段,是养老、健康教育等“幸福产业的推动者”。
刘海军预测,未来的公益和商业将不再泾渭分明。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将不再仅仅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平衡,实现所谓“共享价值”的最大化。“过去很多企业都是在拼命实现经济效益后,才开始履行社会责任的。”他表示,有专家将此称为企业的“被社会责任”,一般通过“开支票”和“出劳力”来完成,效率低下且停留在“授人以鱼”的阶段。他举例说明社会影响力投资的效用: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家一定的政策激励下,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完成了节能减排的目标,环境因此得以改善,消费者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车,“共享价值”得以体现。
“社会影响力投资绝不是不赚钱的,恰恰相反,它所关注的领域都是蓝海。”刘海军说,社会影响力投资关注解决社会问题,而每一个社会问题背后都是规模庞大的人群和需求,如养老、教育、环保等都被认为是千亿级别的产业,未来社会需求带来的是很多“普适性刚需”,将驱动科学技术与创新成果在产业上充分应用。
“为成功付费” 福田年内或推社会影响力债券
在5月24日举行的“善行天下,从福田出发”社会影响力投资生态圈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福田区副区长何杰指出,启动社会影响力投资产业生态圈建设,是福田区委、区政府践行创新驱动战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五位一体布局的具体体现。
何杰强调,社会影响力投资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作为“首善之区”,福田关注民生与社会建设,追求公平与共享。在已经拥有深圳全市最好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设施的基础上,福田继续加大在基础民生、社会保障、基层治理和扶贫攻坚的投入力度,满足社会各阶层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他透露,福田区政府将结合改革计划,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具体包括:支持与社会影响力投资有关的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支持有责任感的创投和其他机构发起设立社会责任基金和公益领域的信托计划等;考虑编制福田社会影响力投资指数并推动指数产品发行;鼓励更多提升社会责任竞争力和引领生活方式的企业在福田聚集;支持设立青年创业、助残、民众心灵建设等企业,支持普惠金融,支持福利型、公益型小贷服务,解决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鼓励辖区企业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鼓励辖区银行加入“赤道银行”,政府对此给予奖励;推动建立社会企业交易所,开展信息收集与发布、资源对接、项目孵化、成果交易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福田正在走出第一步。记者了解到,福田区今年将落地的具体项目包括:适时推出国内第一只社会影响力债券;联动国内外产业及投融资资源,筹建标杆性的社会影响力基金;启动国际社会影响力投资论坛筹备工作,打造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领域的“达沃斯论坛”等。
在这些即将落地的政策与项目中,社会影响力债券的概念尤为引人关注。
刘海军向记者阐述,政府、市场和第三方单位作为社会问题解决的三种传统方案,共同面临着理念困顿、资金瓶颈、激励乏力和绩效不彰等难题。作为对传统解决方案的超越,社会影响力债券应运而生,成为新时期城市治理的新工具。
社会影响力债券虽以债券为名,但本质上属于非典型债券,其结构设计更类似于期权性质的结构性商品。当社会问题达到预设效果致公共预算节约时,政府履约付款并奖励一部分利润;而当社会问题未达到理想目标时,政府不付款,投资者的原始资金甚至可能全部亏损。刘海军表示,明确的社会目标、跨部门协作机制和为成功支付成为社会影响力债券的典型特征。
在蜂群物联网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之一王鸣博士看来,作为一种“为成功付费”的新型筹资模式,社会影响力债券收益水平与社会效益挂钩,为了核算这类综合性的成果指标,债券投资者或项目管理方通常会聘请相对客观中立的第三方对服务提供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绩效进行量化和估值。
王鸣表示,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影响力的量化测量是社会影响力债券的关键,而目前对应的第三方机构相对处于缺位状态,他认为福田在推动相应第三方机构的体制机制建立方面可以发挥一定优势与作用,建议政府推进开发清晰、灵活、适用于不同社会议题、适合本地发展特点的指标体系,经过本土化试验,引入到具体投资过程中。
公益是商业的翅膀 商业是公益的灵魂
作为深圳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刘海军多年以来在助残公益、科技、产业、金融等多个领域跨界。他向记者透露,这家公司作为在福田起步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先行者,将引入大型国有银行、创投机构、基金会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主体。
除了做投资,刘海军还带领着另一支团队,准备在社会影响力产业方面做出一番真正有影响力的事业。“怎么让很多持有旧观念的人去理解社会影响力投资、社会影响力债券这些概念?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先‘打个样’出来给他们看”。刘海军和他的团队选择的领域和方向是“无障碍出行”。
患有肢体残障的刘海军,深知“无障碍出行”对于这一群体的意义。此外,据统计,我国约有2.02亿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平均有2000万名孕妇,盲人数量超过1200万。“超过3亿人口的特殊需求被市场忽略了。”
刘海军认为,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来说,要实现无障碍出行,仅靠政府和慈善难以解决。究其原因,特种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升级,包括运输、租赁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必须依靠商业智慧去创造新的产业节点,这些新的产业节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生态。
他的团队准备从残障辅助工具行业入手,“欧美人体形和中国人不一样,日本的产品又过于精细化,价格高昂。这种情况下亟待中国本土产品出现。”刘海军初步预计,仅残障辅助工具一项,到2020年的市场需求就达到了7000亿元。
刘海军团队的另一位负责人,深物联共同体产业基金CEO曾铭生此前也透露,他们正在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一款电动轮椅,加上时尚和科技的元素,使之脱离“帮助弱势群体”的惯性印象。
曾铭生设想,将轮椅定义为“会移动的椅子”,去除“残障、弱势”等标签,它不再是残疾人的专利。假设一个20多岁腿脚不方便的小姑娘坐上新型轮椅去约会,希望它能成为时髦、体面的加分项,以此作为更新产品理念的思路。预计该产品将会在未来9个月内进入市场。
此项在社会影响力投资方面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曾铭生比喻说,公益是商业的翅膀,商业是公益的灵魂,用商业的手法才能保证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影响力投资就是把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放在首位,用商业的手法来保证此目的实现。这跟现在的企业去追求利润、追求回报的道理相似,区别在于“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的一票否决权。
■声音
深圳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刘海军:
社会影响力投资
要形成完善的生态圈
在做社会影响力投资以外,刘海军还有一个身份是物联网智能技术与应用协会联合执行会长。他发现,最近两年,很多业内人士都在反思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这些智能手环、VR/AR设备真的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吗?这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然而“资本寒冬”和“资产荒”两种现象却在产业里并存。
“社会需求长期以来被企业家忽视了,认为这是政府干的事,但是通过社会影响力投资概念的普及和一批先驱者的实践,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篇蓝海,社会需求将驱动技术和科学为产业服务。”刘海军说,如果把“商业”和“公益”比作一条直线的两端,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期的社会影响力投资是更偏向直线上的商业那一端的。
刘海军认为,技术与科学只是手段,甚至某种程度上,创新也是手段,满足我们的社会需要,实现“共享价值”才是最终的目的。此外,要建设社会影响力投资生态圈,很大程度上配套要跟上。
在刘海军看来,与社会影响力投资配套的金融手段、舆论环境、产业意识、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个生态圈正在形成,需要政府、社会、资本和产业不断地互动与尝试。他认为,将在福田推出的社会影响力债券,会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探索。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张光岩 通讯员 温现青 策划/统筹: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