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制造在“云端”

从“制造”到“智造”,广东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世界工厂”这一标签增加新的内涵

2021-12-08 09:19 来源:南方杂志 温柔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发自广州、深圳、佛山等地

  ◎本文责编/郭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1月5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落实意见。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被誉为“世界工厂”,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近年来,广东制造业在“智”造的道路上加快步伐。今年6月,广东出台《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提质增效降本。

  “云端”之行正在成为广东制造业突围的必经之路。

  工厂上“云端”

  珠三角地区,堪称中国制造业企业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作为制造业转型的主角,工厂如何走上“云端”?“云端”又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

  在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简称“蘑菇物联”)CEO沈国辉看来,数字化的转型便是企业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的过程。作为服务商企业,蘑菇物联如同一根“线”联通了工厂与“云端”,实现工厂的“设备智能化”和“车间智能化”。

  如今,广东诸多企业面临着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成本上升、人才缺乏等原因成了工厂迫切转型的内生动力;而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发展又成为促成转型的重要“催化剂”。

  “蘑菇物联根据工厂不同的生产场景着手,提供公辅车间(公共辅助类车间)数字化升级的服务方案。公辅车间企业差异化较小,市场空间大。”沈国辉举例说,以提供生产动力的空压站为例,八成以上的工厂拥有空压站,是公辅车间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

  “通过对于空压站的智能化管理,可以节省5%~30%的能源,车间改造成本在两年内可以收回。”沈国辉介绍。目前,蘑菇物联在空压设备数字化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位于中山市的中原泡沫制造厂(简称“中原泡沫”)是较早尝到红利的客户之一。作为传统的泡沫包材生产企业,中原泡沫为佛山、中山等地小家电企业提供成型泡沫,月产量达300吨。

  中原泡沫常务副总经理原荣坤早早地推动企业转型“上云”。工作日早上8时,原荣坤便打开“云智控”小程序,实时掌握车间空压机设备的运行情况、耗电量等数据。

  “工厂拥有5台空压机,过去生产峰值时需要运行4台,所以车间一直运行4台,造成能耗的浪费。现在,云智控系统会根据实时用气需求自动匹配相应排气量的空压机,达到供需平衡,既实现了稳压供气,也实现了节能降耗。”原荣坤说。

  最直接的红利便是能耗的降低,原荣坤为《南方》杂志记者算了一笔账,车间空压机最低功率为75kW,一天至少节约300多度电。系统运行半年多来,节能数据达到8%。

  透过手机屏幕,原荣坤不仅能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还能及时指导员工生产、处理问题。而这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更多的珠三角工厂车间内。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广东累计推动1.8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57.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稳步推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初步显现。

  数字转型的“广东模式”

  在格兰仕工业4.0基地里,4条由机器人操作的智能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从上料、点焊到组装、运输,每6.7秒钟便可生产一台微波炉腔体。这样的“智造”场景,也是广东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国首批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之一,广东按照“先典型引路、后全面推广”的实施路径,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类施策,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探索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广东模式”。

  单个企业的转型并不能释放最大效应,整个产业集群的转型才能实现质的突破。2019年,广东在全国首创提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着眼于实现产业链协同制造与产业集群整体数字化升级。

  特别是在揭阳揭东日用塑料品产业集群中诞生的“中央工厂”先进制造模式则突破了产业集群整体转型的瓶颈。

  塑料拖鞋产业是揭东的支柱产业,有超过2500家企业,其中85%以上的企业都是小作坊的形式,转型面临缺人、缺钱、缺单、缺技术等难题。如何突围?2020年,揭东日用塑料品产业集群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打造了“中央工厂”先进制造模式,让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5%左右,质量提高了15%,同时产量提升2.2倍。

  在揭东日用塑料品产业集群牵头人、揭阳市聚鲶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聚鲶工业”)创始人陈文奇看来,整个行业的变革才能引领中小微企业突破发展“天花板”。

  陈文奇介绍,通过“中央工厂”先进制造模式,企业不仅可以将自有设备托管入驻“中央工厂”,还可以成为合伙人企业,实现“共享订单+共享产能+共享智库+共享人才+共享供应链”。通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品牌商、中央工厂、云加盟工厂、原材料商等精准连接起来,实现“量产销”平台一体化。

  目前,广东围绕家电、电子信息、注塑、消费品等行业,在广州花都狮岭箱包皮具、东莞松山湖电子信息、佛山顺德小家电、揭阳揭东塑料日用品等16个产业集群开展试点。

  作为家电产业链“链主”企业的格兰仕,同样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格兰仕的工业4.0示范基地对接了上下游几千个供应商的生产、物流、库存等数据,通过数字化产业链,带动数字化转型。格兰仕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格兰仕在完善公司工业信息化控制系统功能的同时,也在完善全产业链协同机制的建设。

  激活企业转型内生动力

  如何驱动工厂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

  在佛山市顺德区,一家传统的设备制造商走出了一条从“制造”到“服务制造”的蝶变之路,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成为系统集成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让车间成为展览室,让工人成为巡视员”。在广东高力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力威”)服务过的生产车间内,这一句话变成了现实。

  “过去,高力威是一个传统的玻璃磨边设备制造公司,以玻璃加工单机设备制造为主,缺乏竞争力。当时,国外已经有玻璃不落地、少人化的深加工产线,这些产线设备价格昂贵,且不能适应国内生产需求。让未来玻璃深加工工厂实现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成了高力威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转型发生在2014年,高力威负责人陆思远提出了玻璃深加工工业4.0的蓝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试验。

  “我们联合了广东的院校、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创新。”陆思远介绍,如今企业已经实现从卖传统单机,到卖生产段,再到卖整厂生产线的突破,不仅包括硬件设备,还提供方案、软件等服务,企业订单也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

  “我们服务过的一家江西企业,整厂数字化转型后,人均产能从开始的75万元提升至近500万元。”陆思远举例道。

  作为顺德区人大代表,陆思远一直在思考如何助力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问题。“企业数字化转型依然面临人才、资金匮乏的难题,靠单个企业的自有资源不足以实现深度转型。”陆思远认为,需要让企业实现内发式成长最为关键,政府可以根据企业转型力度实施分级认证,与政策补贴相挂钩,让企业自发参与数字化转型浪潮。

  针对中小企业不想、不会、不敢数字化的问题,广东助力中小企业对接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服务和产品,解决企业痛点问题。2017年,广东在全国首创了“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模式,吸引省内外优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入池,并对入池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和推介。

  目前,广东已经累计引进培育439家熟悉工业场景、集成能力强的优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有200多家是2018年后新落户到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重点培育了华为、树根互联、腾讯、富士康等4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

  “2018年,蘑菇物联作为第二批企业加入‘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在资源池内,企业之间可以快速匹配需求。”沈国辉期待更多企业进入资源池。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继续实施“企业出一点,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普惠性支持政策,聚焦解决中小企业生产制造环节的痛点难点问题,在研发管理协同、生产设备状态监控等领域提供应用服务,着重解决企业“不敢数字化”的问题。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