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第四个!东莞迈入万亿城市带来哪些启示?|新区势

2022-01-20 10:03 来源:南方plus 黄应来 王彪 李凤祥

  刚刚,广东省两会会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东莞成为我省第四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城市!

  常住人口超千万、GDP过万亿元,这个“双万”对东莞而言意义重大,意味着东莞城市能级、经济规模和发展阶段都有了新的跃升。

  东莞模式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万亿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在哪?南方经济智库对此进行了一一梳理和分析。

东莞城景。

东莞城景。

  东莞模式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这个万亿对东莞来说有些姗姗来迟,要不是被新冠肺炎疫情“推搡”了下,东莞应该提早一年就跨入了“万亿城市俱乐部”。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从一个GDP仅有6.11亿的农业县发展为过万亿的制造名城,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这不可谓不是巨大的奇迹。

  东莞,无疑是中国最特别的城市之一。一路走来,争议不断,唱衰不止。但低调务实的她,喜欢用行动说话,并不时给人惊喜。

  以下几组数据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东莞的刻板印象:

  从经济成分来看,东莞以外向型经济著称,外向依存度一度超过400%,曾是中国外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即便如此,本土民营经济依然实现茁壮成长,并从跑龙套逐渐唱起了主角:2018年,东莞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105.49亿元,占GDP比重达49.6%。

  从产业结构来看,昔日低端产业聚集的东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0年,东莞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4.2%,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以智能手机为例,2020年生产量为3.16亿台,华为、OPPO和VIVO三大手机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

  从驱动方式来看,东莞已经基本告别“汗水经济”,科技“智造”含量越来越高。2020年,东莞研发强度(R&D)占GDP比重提升至3.54%,跃居全国城市第七、全省第二。最新数据显示,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7387家,数量在普通地级市排名中仅次于苏州。

  对东莞发展模式有大量论述,在区势君看来,难以简单用寥寥数语来概括总结,其发展经验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或是:得制造业者得天下

  靠“三来一补”模式起家,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新兴的国际制造名城,从无到有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创新体系,东莞创造了人类工业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专精特新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这是东莞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盘。

  “东莞经历过制造业的跌宕,仍能紧紧抓住制造业的船舵,步入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得益于这种制造产业生态的集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可云说。

  事实上,要理解东莞制造业为何能不断实现蝶变升级,还应放到广东、中国乃至全球这样更大的视野来看。

  在深圳都市圈中,深圳作为核心发挥着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深莞惠一体化不断提速,东莞成为深圳产业外溢的最大受益者

  由于拥有完备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产业结构,近水楼台的东莞成为深圳企业战略转移首选地。2014年,以华为终端基地落户松山湖为典型标志,深圳产业迁移至东莞骤然加速,大疆、蓝思科技、中集、顺丰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松山湖。

松山湖。

  “深圳的高新产业将推动东莞制造业发展,东莞智造的生产优化深圳各产业供应链的完善,两者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经济学家宋清辉如是点评。

  “深圳创新+东莞智造”,深莞深度融合、深圳都市圈加速形成,值得期待!

  万亿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GDP破万亿元后,东莞下一步怎么干,才能更好提升城市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在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不久前闭幕的东莞两会上,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和谋划:过去5年东莞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未来,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力争在5年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

  换言之,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瞄准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两个突破点进行冲锋,以求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区势君看来,选择这样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说明东莞站在万亿城市新起点上谋划未来,态度清醒且务实。

  用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升级,将成为东莞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依靠“三来一补”模式起家的外贸大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充分暴露出东莞外贸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隐患。

  站在万亿城市新起点上,东莞选择将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以抵御当下和未来外贸形势频繁波动、关键技术“卡脖子”等潜在风险。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已经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榜单显示,东莞位居2021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TOP20第20位,排名上升20位,首次挺进全国科创20强。

  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东莞将集聚起大批创新资源,并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助力企业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谷”,从而创造经济新动能。

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

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

  就在日前,佛山、东莞已通过科技部评估,成功创建创新型城市。可以预见,东莞和佛山将紧抓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区势君认为,东莞应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继续吸收和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创、金融、人文资源,深化与广深港澳等城市的创新协同、产业合作和互通互融

  对于全省而言,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将使广东万亿级以上城市达到4个,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增添新动力。同时,广东将聚合起更大的能量来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其中,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无疑将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所走过的路径,可以给惠州、中山、湛江、茂名等省内工业城市提供借鉴;东莞还应积极推进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在哪?

  广州、深圳GDP超2万亿,佛山东莞GDP超万亿,在坐拥4个万亿级城市之后,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和新的增长极将在哪里?

深圳城景。

深圳城景。

  首先,这样的城市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体量和产业基础。区势君梳理发现:从2020年数据看,除广深佛莞,GDP已达或接近3000亿元的广东城市共有七个:其中惠州GDP超4200亿元,领先半个身位,珠海、茂名、江门、中山、湛江均在3100亿元到3500亿元之间,彼此差距不大,汕头则为2731亿元。

  展望未来4到5年,根据各地市党代会和此前发布的各地“十四五”规划,到2026年,惠州有望站上8000亿元,珠海、江门、湛江、茂名和中山则有望达到5000亿元,汕头有望达到4500亿元。

1

  趋势君认为,比照国内外类似人口、面积和经济体量的城市看,其往往面临着产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双重任务,支柱产业的拓展空间和对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往往决定了其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能力。

  目前处于领跑位置的惠州,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多年来,其在石化和电子信息产业上有着较为深厚的产业积累,近两年来,又在两个方向跑出特色、跑出优势:

  其一,依托国内领先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不断向着高附加值的石化产业链下游延伸,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等重点项目在去年密集签约或开工。和炼化一体化项目相比,这些项目将有利于延长石化产业链条,为该产业发展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其二,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产业彼此支撑,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这从两个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就可见一斑:德赛集团去年营收超330亿元,亿纬锂能晋升百亿产值企业。其中,前者一边巩固汽车电子产业优势,一边分立新设“德赛矽镨”开拓新能源电池产业;后者是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力的重点。

  可以说,惠州的发展路径相对“传统”,但在具体实施中却非常注重创新: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积累产业“内功”之后,再及时向产业高端和新兴领域拓展。

  与之相比,珠海同样特点鲜明:追求“小而美”。

  小霸王、金山、格力、乐图软件……几乎每隔几年就会突然闯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生企业。在这背后,是珠海以优越的生态、生活和营商环境吸引、培育明星企业,在细分领域实现全国性的产业竞争力。这带来很高的发展质量——七个城市中,珠海的人均GDP可谓遥遥领先。加上通过横琴合作区的建设对接澳门和葡语国家资源,珠海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从经济发展要素看,湛江与惠州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人口超600万、土地资源丰富的大市,都聚焦发展石化等重工业。但从产业发展进程看,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为代表的大项目仍处在加速建设的阶段,这一方面让湛江未来数年有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对其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出更高要求。

  概括这些城市发展的共同经验,那就是因地制宜,结合要素禀赋和阶段性发展特征,以较低成本实现经济规模和生产效率的双提升。

  回过头来看,东莞经济总量过万亿,依托其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也受益于深莞紧密的产业联动。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在区势君看来,广东要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不断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建立多层次城市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都市圈与城市群有机错落、交相辉映的良好区域生态系统,激发各城市、各区域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以大带小、你追我赶、各展所长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

  【主笔】黄应来 王彪 李凤祥

  【制图】实习生 许可如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