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农民评职称:“评”好更要“用”好

2022-12-06 12:17 来源:南方plus

  文 | 静子

  农民也能评职称?近期,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那些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凭一技之长获“官方认证”,新农人有“为”也有“位”。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农村这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上,新农人参评职称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体现了国家对农民转型、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极大重视,对于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影响深远。

  从政策缘起看,早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旗帜鲜明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进一步明确“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在顶层政策指引下,一系列开创性举措加速推进:2019年,两部委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各地主动出击、积极探路,围绕“跳出传统职称评审模式”提出诸如打破户籍、身份等限制的实用评审条件。

  乡村振兴,贵在实干。相较科研领域的职称评定,考察申请者的实践操作能力或是对新农人的合适标准。细究各地实践:吉林长春重点关注参评者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河北石家庄聚焦申请者所掌握的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技能……不重论文重实干、不重资历重能力,以实绩论农业人才的评价导向契合了农业农村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一证在手,贵在实用。不容避讳的是,目前农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制度的吸引力有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具体讲,于一技傍身的新农人而言,除了有限的个人荣誉感、微薄的物质奖励外,“一纸证明”缺乏更广范围的实用价值。在此现实背景下,如何体现“证有所值”,进而充分提升社会公众对职称证书的认可度,着实考验有关部门的治理智慧。获评者可优先兴办农业技术经营型实体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享有农业人才授课培训的宝贵机会……各地积极推出的多元化举措,有力提升了职称证书的“含金量”,无疑为试点政策推向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让职称评定赋能乡村振兴。农村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相信在职称评定“指挥棒”的作用下,我国定能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善管理”的新农民,从而让这些扎根乡土的行家里手,成为引领乡村致富的“带头人”。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