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观察|亚洲第一“海基一号”在深圳东南海域投产,对大湾区意味着什么?

2022-10-04 10:22 来源:南方plus 马芳 朱洪波 谢昊燃

  10月3日,在距离深圳东南250约公里的南海深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用。随着采油树的主阀、翼阀依次打开,这个总高度超过北京国贸大厦的平台管线频频震动,温热的黑色原油从海底数千米深处喷涌而出。

  记者在“海基一号”采访获悉,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依托该平台同时开发两个油田,全部投产后预测高峰日产石油达5000吨,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个个新油田建成投产,一船船石油天然气输送到陆地,不仅满足大湾区高品质能源的需求,也努力发挥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为深圳乃至广东打赢稳经济大盘“保卫战”加“油”、争“气”。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海基一号”撑起300米深水一片天

  从深圳南头直升机场乘直升机出发,1个多小时后可到达位于南海北部海域“海基一号”。从空中俯瞰,总高度达340.5米、总重量超4万吨的“海基一号”像是一颗巨型钉子,稳稳扎在深蓝色的海洋中。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从“海基一号”顶层的直升机停机坪向下,一层层进入生活、生产模块等,才感受到它如何脚踏海底、手擎巨物,身为油气平台的“地基”,茫茫大海中稳稳托起一小块“陆地”。

  “海基一号”由固定在海底的钢铁塔架支撑起海面上的生产、生活和钻机的模块,用钢量超过深圳地王大厦。平台上,数十位身穿橙色防静电阻燃工作服的生产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从渤海到南海,他们当中最资深的“老海油”参与过不下十个海上平台的投产准备工作,这些平台无一例外都是导管架平台。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与他们之前工作的导管架平台不同,“海基一号”独特的标签是“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其高度和重量均刷新了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纪录。该平台的正式投用,标志着我国成功开辟了深水固定式平台油气开发新模式。

  什么是导管架平台?它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平台上部组块甲板面积大、载荷范围大、结构安全可靠,还可设置模块钻机或修井机,从而具备钻井平台的功能。

  据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数十年来,99%的海上平台都是导管架平台。不过,在全球数千座导管架平台中,应用水深超300米的仅有9座,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或南加州外海区域。在我国乃至亚洲,还从未将导管架平台立于300米水深的海域。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告诉记者,此前我国海上300多座导管架平台的作业水深均不超过200米,在200米水深及以上海域通常采用浮式生产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海基一号”是我国首次尝试深水导管架平台开发模式,把生产系统从水下搬到了平台上,具有开发投资低、生产成本低、国产化率高的显著优势,它的成功应用为经济有效开发我国中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开拓了一条新路。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据介绍,300米水深是油气行业划分浅水与深水的界限。随着水深的逐步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和投入也呈几何倍数增长。我国南海深水区无风三尺浪,台风频繁,海底坡度大、地形崎岖,海面以下还存在能量巨大的内波流,几秒钟内可推动一艘大型轮船移位近百米,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更添几分。

  不过,在油气地质资源占我国海域总量超3/4的南海,200米至400米水深海域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3亿吨,开发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模式势在必行,“海基一号”则是这条路上的“一号”里程碑。

  “海基一号”背后的“第一”

  “海基一号”撑起的不止是从浅水到300米深水的一次尝试,更是创下多项“第一”,撑起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的新时代。

  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陆丰油田作业区总经理吴意明介绍,“海基一号”按照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设计,项目团队攻克了南海超强内波流、海底巨型沙波沙脊、超大型结构物精准下水就位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创新应用独立下水桁架、大跨距X撑、数字孪生运维等2项世界首创、21项国内首创先进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建造到运维管理的全方位提升。

  “海基一号”上应用了我国第一套导管架数字孪生系统。与庞大的导管架相比,建造阶段就安装在导管架关键点位的147个监测探头显得不太起眼,但这套系统就像给导管架穿上了一件健康监测服,从数据联通的那一刻起,它将对风、浪、流等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同时记录导管架的运动数据,从而掌握导管架的健康状况。

  今年8月下旬,“海基一号”在调试过程中迎来第一次“大考”,台风“马鞍”正面袭来,平台上所有人员撤离,独留“海基一号”平台在大海中接受12级大风和十余米高海浪的击打。

  在陆地指挥中心,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组上部组块资深专务魏孔伟和同事们守着导管架的“数字孪生体”,密切关注受力和运动情况。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实际监测到“海基一号”的晃动幅度不到预计数值的5%。魏伟说:“从那以后,我们真的可以确信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模式成功了!”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据了解,依托于创下多项“第一”的“海基一号”,中国海油同时开发陆丰15-1油田和陆丰22-1两个油田,水深284米至333米,共14口生产井、3口注水井,全部投产后预测高峰日产石油达5000吨,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中国海油将依托“海基一号”带动周边新的深水油田开发,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供应能力。

  为稳经济大盘加“油”争“气”

  事实上,距深圳海岸线100至250公里的南海深处,除了新投用的“海基一号”平台,还有近40座油气生产设施矗立其间,机器轰鸣,钻头探进,昼夜生产不息。这里是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南海东部油田,按照油气年产量计算,是全国第七大、我国海上第二大油气生产基地。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记者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该公司十年间共推动31个新油气田建成投产,2021年油气产量历史性突破2000万方,累计产量达1.625亿方油当量。特别是自2019年实施国内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来,该公司原油增产总量约占同期全国原油增量的1/3。

  一个个新油田建成投产,一船船石油天然气输送到陆地,在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发挥着经济发展“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

  2019年至2021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860亿元,固定投资达165亿元。

  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正式突破3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三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GDP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这一年,中国海油驻深18家“四上”纳统企业GDP贡献占深圳GDP总量1.39%;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产值贡献在深圳市南山区排名第二,增加值贡献在南山区排名第一、深圳市排名前五,固定资产投资占南山区工业投资70%以上,技改投资占90%以上,成为深圳市及南山区工业投资的“顶梁柱”。

/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今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效益水平再上新台阶,成为助力深圳市经济回稳向上的主力军。2022年1月至8月,该公司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1%,工业增加值排名升至深圳市工业企业第二,位列六大在深中央企业首位。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公司正继续统筹区域资源,科学加大措施工作量,深入挖掘上产潜力,保障在生产油气田稳产,进一步擦亮中国海油保障能源安全主力军“金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 马芳 朱洪波 谢昊燃

编辑:孙奕慧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