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学习时节|湾区同心燃激情 体育强国启新程

2025-11-11 08:00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朱文婷

  已过立冬,岭南气候依然如春。11月9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在绚丽晚霞映照下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尤其是“十四五”时期不断开创新局面。我国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十五运会,是“十四五”期间重大体育赛事的收官之作,也将见证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

  (一)科技赋能 体育提质

  据国家体育局公布的数据,“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彰显强国新形象,截至2024年底,中国体育健儿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北京冬奥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在这期间,不少体坛新星冉冉升起,在国际上展现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自信面貌,这也将是本届全运会上最亮眼的色彩之一。

  屹立世界体育潮头的成绩单告诉我们,中国已跻身世界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体育竞技训练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也为体育人才辈出创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通过更换隔热性能好的外窗、设置太阳能光伏等,实现建筑本体节能率53%、降碳率46%,成为零碳场馆。图源:广州番禺发布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通过更换隔热性能好的外窗、设置太阳能光伏等,实现建筑本体节能率53%、降碳率46%,成为零碳场馆。图源:广州番禺发布

  这背后,离不开科技赋能体育,更离不开中国“智造”。以十五运会的举办为例,赛事筹办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90%以上的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并实现科技赋能。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形成全产业链环境的广东,在新时代中加快“智改数转”,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体育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广东就有30家企业上榜,占总上榜企业的五分之一。同时,广东提速发展体育服务业,使“体育+”新业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十四五”期间,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占全国总量约五分之一。近至身边的一个乒乓球,远至地球另一端的世界足球劲旅使用的球场系统,都有着广东“智造”的身影。而发达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服务业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结合,不仅助力竞技体育发展,更促进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

  (二)全民健身 经济聚能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自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激活了民间体育热情。据国家体育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群众健身更加方便。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生动局面。

  以有着“生猛”文化底色的广东为例,民间体育赛事之所以发展蓬勃,有着传统文化层面的内在驱动力。赛龙夺锦、醒狮争霸等以运动能力为基础的岭南传统民俗活动活跃于民间、深入人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广东累计举办各类龙舟赛事活动超过四百场,超六万人次参赛,吸引超千万人次现场“睇龙船”。而十五运会的群众赛事项目中,就设有龙舟项目和舞龙舞狮项目,让更多普通群众能通过全运会的平台,展现奋勇争先的精神和群体风采。

△今年端午期间,广州荔枝湾的龙舟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图源:南方+

△今年端午期间,广州荔枝湾的龙舟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图源:南方+

  在传统民俗活动以外,广东气候全年温暖潮湿,山海资源丰富,是适合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地区。今年以来,广东持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扎实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在广东各地的公共运动场馆,尤其是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项目场馆,常年预约爆满。无论是广播体操还是武术,无论是基础运动还是技术含量高的运动,哪怕是冰雪运动,广东也有条件为其提供一方天地。

  在赛事运营方面,广东因地制宜打造广州“市长杯”、佛山“西甲”、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民间赛事品牌,培育“体育+”新业态。数据显示,今年7月佛山“西甲”期间,三水区住宿人数同比增长15%,主要景区游客量增长25%,直接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引擎。而这也得益于广东强大的交通网络,使人民群众的出行日益便捷。

△广东省体育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在入场仪式上共同入场。图源:新华社

  △广东省体育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在入场仪式上共同入场。图源:新华社

  (三)三地协同 融合焕新

  在11月9日晚上进行的十五运会开幕式上,粤港澳三地运动员队伍作为东道主携手压轴登场时,全场观众沸腾了。这是香港、澳门首次在最高水平的全国性综合体育赛事上作为“C位”之一的东道主登场,这一瞬间感动了无数大湾区儿女,将永久载入史册。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融合发展,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十五运会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全运会,三地携手协同探索,实现了赛事举办的场地、时空、参与人员同时跨境覆盖,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不仅是十五运会的创举,也是大湾区儿女同心所向的成果。今年以来,屡创新高的出入境数据表明,“回内地走走”已成为越来越多港澳市民的生活常态,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融互通也已具备充分的群众需求基础。

△11月8日,参赛选手在港珠澳大桥骑行。当日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赛道全程231.8公里,选手经过港珠澳大桥,跨越粤港澳三地。图源:新华社

  △11月8日,参赛选手在港珠澳大桥骑行。当日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赛道全程231.8公里,选手经过港珠澳大桥,跨越粤港澳三地。图源:新华社

  从2024年举办的十五运会首次公路自行车测试赛起,粤港澳正式探索一日三地跨境办赛,通过共建协调沟通机制和多次测试赛的运行,在2025年11月9日收官的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项目正式比赛中,无感快速通关已切实可行。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大国工程的投入使用,以及“港车北上”、“粤车南下”、琴澳一体化政策等协调机制的落实,三地的物理距离已不再是人们往来的障碍,“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业已形成。

  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同根同源,与内地进行体育合作交流,港澳一直都不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而十五运会的筹办,则是国家层面为粤港澳进一步深化体育交流提供的绝佳平台,是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展现“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香港、澳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契机。通过举办十五运会,粤港澳三地携手共商、默契配合,保障人员和物资等要素在大湾区城市间便捷流动,为三地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同心全运 盛会增辉

  全运会的全,也是全民的全。自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首次设立群众性项目起,普通群众也成为了体育强国的主角,让数万名普通体育爱好者踏上了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舞台。这是属于群众的舞台,对许多平凡的普通人而言,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在2017年举行的十三运会群众比赛项目中,当时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顺德九江女子龙舟队代表广东出征,包揽了龙舟项目女子组全部6枚金牌。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年龄较大的队员们是村里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农妇,在开始划龙舟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登上全国最高体育赛事的领奖台。

△9月14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香港赛区义工誓师典礼举行。图源:新华社

△9月14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香港赛区义工誓师典礼举行。图源:新华社

  今年11月2日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同时进行的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有不少火炬手是来自基层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包括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公交驾驶员、网约车司机、护士、育婴员等市民代表。其中一名代表称,能成为火炬手是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认可,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有能参加国家盛事的机会。

  为了保障十五运会赛事的顺利运行,粤港澳三地共招募了近五万名志愿者。其中,‌广东赛区招募了3万名赛会志愿者;香港赛区组建了历来规模最大的赛事义工团,人数超1.6万名,15岁至17岁的青年义工超过1000名;澳门也组建了人数超过3500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小海豚”。志愿服务是向全社会传递善意和温度的重要媒介,他们将通过十五运会的契机,为国家发展大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3个行业体育协会的37个代表团,共同见证开幕式烟花的绽放。图源:新华社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3个行业体育协会的37个代表团,共同见证开幕式烟花的绽放。图源:新华社

  星火成炬,汇涓成海。每个人的努力、拼搏、向上,都值得被看见。期待有更多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们在十五运会中超越自我、赛出精彩,也期待广大人民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全运会、参与全运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共同撰写体育强国新篇章。

  统筹:李琳 于艳彬

  策划:朱文婷

  设计:武君丽

  校对:陈学德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