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104周年。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行,在风雨征程中点燃信仰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路。
从南湖红船摇曳的微弱油灯,到今日全国党员共筑的璀璨星海,这背后,是一代代奋斗者在历史长河中以行动诠释“追光”真谛——他们追随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之光,矢志不畏苦难、积极进取的奋斗之光。
求“生存”谋“发展”:百年大党的使命跃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借历届党代会报告中的高频词为线索,我们在党的104年征程中追寻那束与时代共振的信仰之光。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六大,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坚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让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得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党的七大到党的十一大,“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探索。
党的十二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发展”的时代命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更加强调发展的高质量。
抓“革命”促“创新”:红色基因的时代接力
入党志愿书,是不同时代共产党人走向信仰之路的重要见证,凝聚着一代代人对党的忠诚与时代使命的回应。我们收集了356份来自老一辈与新一代的入党志愿书,借助OCR文本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聚焦老一辈党员入党志愿书,透过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字词,我们得以感悟在革命激情与建设浪潮交织的年代下,他们向党组织靠拢时最坚定的决心。
在泛黄的纸张上,“革命”一词力透纸背,140次宣言,构成不断斗争的精神支柱;“教育”“任务”“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主动求变,希冀通过自我革命更好地为党的事业牺牲一切。一份份入党志愿书中奔涌的忠诚热血和纯粹信仰,凝聚为改天换地的磅礴伟力,托举民族复兴的历史航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如今,新时代党员的红色基因仍然澎湃。“创新”以152次词频高居榜首,“乡村振兴”“世界”写入青春誓言,信仰之光在实验室里、在无垠麦浪之间。这是理想信念的时代接力。
为“中国”为“人民”:初心志愿的不变信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从老一辈和新一代入党志愿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到百年沧海桑田,共产党人初心不曾变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中国人民始终是共产党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是跨越时空的不变宗旨。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地投身社会主义事业、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终身誓言,持续深化理论武装,自觉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
难忘南湖上救亡图存的星火誓言,如今已是星河璀璨的壮阔征程。
变的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命题,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初心使命。当我们同百年前的人们共同举起右拳,喊出入党誓词,国家光明的未来终在誓词回响中激荡出穿越百年的光,照亮复兴征途。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 强 张纯青
统 筹:李 琳
监 制:朱 景
策 划:赵佐燕
设 计:汪婉莹 赵佐燕
编 辑:江雨婧 陈俊昊(实习) 何安冉(实习)
校 对:赖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