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进2025|万吨级“养殖航母”来了!广东这样唱响“海洋牧歌”

2025-05-13 16:30 来源:南方网

  日前,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正式命名为“湾区伶仃”号。这是世界首例、国内首创的水体自然交换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将于今年6月交付使用,开启中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的新阶段。

  “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宽44米,重量超万吨,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年产能可达3000—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堪称海上巨型“养殖航母”。“湾区伶仃”号的研发、建造,标志着广东在向海图强、建设“蓝色粮仓”方面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建设“粤海粮仓”

广东加力提速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牧场等现代海洋产业,为广东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广东省建设“粤海粮仓”的重要载体。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在广东,一批抗风浪、风渔融合、渔旅融合的深远海养殖装备立于大海之中,掀起打造“粤海粮仓”的一波波热潮,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广东造”新名片。

  建设“粤海粮仓”,广东沿海正涌动着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激情。2024年,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加力提速:

  · 2024年4月10日,广东最大养殖平台“恒燚一号”落户湛江;

  · 2024年5月14日,广东首个海洋牧场科技促进会正式落户广州海珠;

  · 2024年7月6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正式启动;

  · 2024年8月23日,江门首座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台山1号”正式上岗;

  · 2024年9月4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抗台风能力最强的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建成投运;

  · 2024年10月5日,珠海首个海洋牧场渔旅融合平台“格盛一号”开启试运营;

  · 2024年10月26日,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域公用品牌“广东鲜品”亮相;

  · 2024年11月18日,汕尾市启动五大项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牧场标杆;

  · 2024年11月,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首次集体亮相;

  ……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深水网箱养殖水体总量居全国第一,水产种苗产量居全国首位,蓝圆鲹等多个经济适养鱼种人工繁育技术实现突破。

唱响“海洋牧歌”

广东未来可期

  唱响“海洋牧歌”,广东有基础、有优势

  · 资源禀赋,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近42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二位;大陆海岸线超4000千米,居全国第一位,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条件得天独厚。

  · 产业基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广东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明显,一二三产结构比逐步由2019年的2.9∶26.9∶70.2,调整至2023年的3.3∶31.4∶65.3。

  · 科技支撑,“海威2号”“恒燚一号”“台山1号”“湛农1号”等重大养殖平台纷纷入海,从科研到应用,广东养殖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布局更多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建成揭阳重型网箱平台等风渔融合试点项目,支持阳江建设海水种业示范基地,打造“蓝色粮仓”。

  作为融合海洋新科技、新模式、新业态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印发《关于加强海洋资源要素保障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部署开展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聚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2024年12月,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3—2035年)》出台,提出到2027年,示范引领效应显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初见成效。全省年海水养殖总产量达440万吨,海产品加工率达35%,“现代化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逐步推广。

  此外,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2025年4月制定的《广东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也提到,加快建设深远海抗风浪新型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

  目前,广东省超百个海洋牧场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额突破200亿元,6000余个重力式深水网箱与11座桁架式养殖平台在碧海之上拔节生长。向海而兴,筑梦深蓝。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持续提升,耕海牧渔、向海图强的海上新广东画卷正徐徐铺展。

  资料拓展: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湾区伶仃”号配置电力推进系统,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在南海海域寻找最佳养殖区域并自主躲避台风,其独创的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实现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环,创造“准野生”生长环境。

  “湾区伶仃”号下水后,可以在陆地监控室以视频或图像方式,远程获取船舶状态、鱼群信息、环境条件等数据;可以一键式远程投喂饲料,通过专利技术吸鱼泵收鱼和结合AI、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对养殖鱼群进行科学喂养。

  此外,渔旅业态融合也是“湾区伶仃”号的主打特色。其同时具备垂钓、研学旅游等多种配套功能,最大登船人数199人,可联动海岛旅游,创新打造“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统筹:杨格

  策划/视频制作:李婷

  校对:梁洁萍

  素材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农村报、南方都市报、N视频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