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于2025年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文博会“格局再打开”,展会现场顶流竞技、爆点频出、全网刷屏,展会规模、展商数量、国际参展及采购商数量均实现新突破。21年来,文博会不断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奋力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
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达220多万。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不断扩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在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的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超300家。本届文博会还增设了文化出海展区、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展区等,助推更多文化产品及服务“走出去”。
围绕“做优做强交易”这一关键硬实力,本届文博会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再升级,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全程无忧。据统计,共展出文化产品12万多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深圳各区设立52个分会场,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
在本届文博会中,主展区“文创中国”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参展,数十座文化殿堂的镇馆之宝、文创IP齐聚深圳。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带来的文创产品,将青铜器纹样、书画元素巧妙融入文具、饰品、生活用品,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美感,成为现场“人气爆款”。
本届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打造沉浸体验、双向对话的全新文化体验,集中展示AI技术如何重塑文化产业的形态与边界,AI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创新亮点和最大看点。喝一杯机器人手冲的咖啡,做一次AI机械臂的理疗,机器人为观众中医问诊、制定科学规划运动方案,让观众在充满新鲜感的互动中自然形成对文化的深层认同。以技术为媒,让许多沉睡千年的文明在数字语境中焕发新生。
本届文博会新品频出,首发首秀精彩纷呈。据统计,主会场、分会场共推出超200项新品发布活动,众多文化企业和机构借此平台推出各自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以及新的文化项目和创意。
此外,在本届文博会期间,广东重磅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提出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政策包”从政策扶持到产业布局,从推动技术创新到重磅奖励激励,从人才培养到跨界融合,贯穿广东文化产业全链路,为广东文化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于艳彬
策划:黎洁婵 陈榕
设计:曹雅琴
校对:陈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