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54岁的她,有一颗人工心脏

2022-03-30 18:16 来源:南方plus 朱晓枫

  买菜,遛弯,与朋友聊聊家长里短,54岁伍丽(化名)的生活似乎与以往没什么不同。只是她的腰间多了一个黑色的小包,里面装着电池和希望——她是华南地区首例国产超轻人工心脏临床试验入组患者。

  3月29日,记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见到了回院复查的伍丽。她气色红润,中气十足,走动自如。难以想象,一个多月前她因为心衰在“鬼门关”前徘徊,一度担心自己熬不过去了。

  “技术进步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尝试,人工心脏是未来发展趋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黄劲松虽然乐见科技进步,但仍持审慎态度:“在没结束临床试验之前,还不能说它是绝对安全有效的。”

人工心脏手术现场。

人工心脏手术现场。

  心脏移植对她“关上门”,人工心脏“打开窗”

  伍丽是一年前感觉“不对劲”的。

  一开始,在外面走动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她会觉得胸闷气喘,心脏跳得特别快。但是坐下来缓一缓,这些不适就能够缓解。但不到半年,她胸闷、气促的症状就开始加重,总是咳出白色泡沫的痰,双腿还会不明原因水肿。

  她把这些症状告诉了学护理的女儿,女儿带她从汕头老家到广州看病。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移植与心室辅助外科吴敏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立即安排她入院,并进一步完善了检查。

  伍丽的病情,比她想象得还要严重——扩张性心肌病已导致她的全心扩大,重度三尖瓣返流心室心尖血栓,合并中度肺高压。这意味着,她的心脏已经几乎带不动自身的跳动,心衰处于终末期了。

  心脏移植是心衰终末期患者为数不多的治疗方法。但是,检查结果再次给伍丽一个“晴天霹雳”——术前检查发现她体内存在着抗体,会导致心脏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这是心脏移植术的禁忌证。难道要就此放弃吗?伍丽一家感到绝望。

  此时,一项针对终末期心衰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国内多中心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正是参与试验的医院之一。但临床试验终究存在一定风险,需要患者和家属充分的知情同意才能进行。这个试验,是伍丽从未听说过的心衰治疗新选项——人工心脏。

  “钢铁心”的难与易

  听到可以尝试人工心脏移植那一刻时,伍丽心中欣喜与担忧交杂。

  喜的是有了新选择,或许能够回归生活;忧的是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我上网也看了资料,很多人的控制器和电池都和小书包那么大,我有点被吓到。”伍丽把心中疑惑告诉了医生,得知现在电池已经小如手机,控制器也可以放进小挎包时,她才放下心来。

  最终,伍丽和家人一致同意“搏一搏”。“做决定前,思前想后比较焦虑,但我们还是相信医生,相信技术。”伍丽的丈夫说,看到妻子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心反而定了下来,“只要有希望,都要试一试。”

  手术室内,黄劲松带领的器官移植团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与心脏移植相比,人工心脏移植的难点,在于维持心脏血流平衡。

  伍丽使用的人工心脏并非全部由机械构成的全人工心脏,而是一个成人拇指头大小的“泵”,主要用于替代心脏泵血功能。在一颗正常的心脏里,左心室产生的血液,会随着心脏的扩张和收缩进入升主动脉,从而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伍丽的心脏已经无法有力跳动,因此血液在心脏积压。而人工心脏主要起的作用,就是把血液从左心室抽出来,然后打到升主动脉。

  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一个有力的泵和一条人造血管。伍丽的手术使用的人工心脏重量只有90克,是目前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医生在她的左心下方开一个小口,与人工心脏进行对接,再把人工心脏和人造血管相连,最后把人工血管与升主动脉缝合。

  手术中最关键的时刻,就是把人工心脏和人造血管与心脏相接的时候。此时,患者自己的心脏、体外循环机、人工心脏同时在工作,血液的流量要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如果左心血液抽多了,右心回血就会增多,有可能造成左心室无血可抽的情况。

  幸运的是,伍丽的手术很顺利。她在ICU里苏醒时,看到放置在体外的电池,十分感慨:“活过来了,以后就要靠它帮助我了。”

  伍丽的术后恢复很快,不到一周,她就可以自己站立。与心脏移植相比,人工心脏有独有的优势——患者不必服用抗排异药物,也没有排异反应,只需要服用抗凝血药物并且定期复查即可。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黄劲松。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黄劲松。

  “现在的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

  术后一个多月,伍丽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此前,她因为心衰,在床上平躺都觉得困难。如今,重新大口呼吸,重新自己行走,她的生活慢慢回到了正轨。

  出院回家后,伍丽不少朋友都来探望她。得知她使用了人工心脏,朋友们感到十分新奇:“现在的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也有朋友比较关心她的生活:“每天背着电池,如何洗澡和睡觉?出行还能过安检吗?”

  这些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移植与辅助外科护士马丹莹在伍丽出院前,就一一叮嘱了她。体外电池一共有6块,每次只需要使用2块,就能够支撑8小时的电量。另外的电池,则充好电后替换使用就行。洗澡的时候有专用的防水包,不影响使用。

  但如果要过安检,伍丽需向安检员出示信息单,证明自己正在使用人工心脏。信息单上也留着她的联系人信息,一旦在外出现问题,可以方便她进行求助。

  多年来长期奋战在心脏移植一线,黄劲松见证了人工心脏的发展历程。他介绍,目前人工心脏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为心衰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供体;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避免心脏移植;三是为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让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如今,第三种情况的使用越来越多。”黄劲松说,美国有数据统计,在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的患者中,最长的已存活十多年。但在我国,这类实践仍在起步阶段。

  人工心脏虽然能够造福许多患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黄劲松介绍,典型的人工心脏系统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个部分构成。根据血泵原理不同,血泵又可分为搏动泵、轴流泵以及离心泵。

  搏动泵作为第一代人工心脏,按照固定频率射血,对血液破坏小。但是,它的体积较大,使用寿命较短。轴流泵是第二代人工心脏,它的体积小,杂音小,但转速过高容易破坏血液成分,导致溶血。伍丽使用的第三代离心泵,耐久性好,对血液破坏小,杂音小,还能减少血栓形成。但离心泵必须要保持机器转速维持磁悬浮的状态,否则功能将受到影响。

  “从临床试验到产品上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提供了一个选择,但还需要验证。”黄劲松说,心衰患者最重要的还是早发现、早治疗,哪怕是使用人工心脏,也需要评估患者原有的心功能。目前,人工心脏主要用于心室辅助,能够替代全部心脏的全人工心脏仍在研发和完善中。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通讯员 靳婷 张蓝溪

  摄影/摄像:罗一飞

  剪辑:何志豪

编辑:韩薇   责任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