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今天我出镜】广交会背后他们在护航

2021-10-20 09:27 来源:广州日报 廖靖文

  “我在琶洲参加了20多届广交会,这是交通最顺畅的一次。我都有点吃惊,时隔两年再回来,琶洲多了几十栋高楼,比以前更繁华,但交通却出奇的好,不仅不堵车,而且好打车,周边秩序非常好。”来自浙江金华的客商潘俊对记者说。第130届广交会已经进入尾声,记者走访广交会展馆周边区域,发现客商对交通状况和环境十分满意。

  更顺畅:新设立三个专用停车场

  对于广交会参展人员来说,顺畅的交通十分重要。海珠区以智慧交通建设及治乱缓堵等措施,全面改善琶洲地区交通环境。展馆内车位十分有限,以往大型展会造成拥堵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候客车辆占用道路资源。为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海珠区调配资源在紧邻广交会展馆的琶洲大道东,以及相距不远的万胜围和赤沙,寻找场地,设立了三个广交会专用停车场,供参展商停车,可以提供约4500个小轿车车位,并通过做好宣传告示,指引客商进行停车。

  同时优化停车系统,将各大展馆的停车场数据融入广州泊车停车预约平台,打造琶洲地区展馆“统一平台、统一预约、统一价格”的停车体系,提供实时空余车位存量、车位引导等服务。完善周边保利、南丰汇等5个停车诱导屏信息,推动落实周边酒店、写字楼等11个停车场数据实时接入广州泊车停车预约平台,所有停车场剩余车位、过闸数据均可实时上传至市交委平台。发挥“高智能”交通精准研判,推进广州IDPS交通大脑系统琶洲专题应用,实现琶洲区域态势基础信息研判输出、实时路况(路段)掌握及运行特征研判分析、车辆实时状态研判输出、停车场实时状态掌握、拥堵预报预警等功能。

  从过去几天的情况来看,这些举措避免了车辆占用道路资源,广交会展馆周边的新港东路和阅江路绝大部分时段都保持顺畅。

  更有序:展馆周边划定“严管区”

  车位有了,管理更加要跟上。海珠区以广交会展馆为核心,将周边3.2平方公里划定为严管区域,严禁“五类车”、电动自行车等进入严管区,设置6个交通疏导机动组和23个岗点开展交通疏导及“六乱”执法整顿。加强道路微循环建设,优化收费站、交通信号灯设置、进出华南快速干线车流引导、地铁进出客流疏导,保障展会期间的交通秩序。构建全域追踪应用平台“五类车”整治模块,实现“五类车”违法人员身份甄别、精准劝导,减少“五类车”违法上路等现象。

  “以前参会经常能看到流动摊贩,这次很少碰到,秩序更好了。”参展商张嘉辉说。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采取公安城管联勤执法、常态巡查与重点值守等方式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整治行动,持续加大对琶洲会展区域违规设置广告牌的巡查和清理,督促属地街道落实管理职责、做好守点监控。由琶洲街道牵头着力整治琶洲会展中心展馆各出入口、地铁口及周边各主次干道占道经营、乱摆卖等违反市容环境秩序行为,制止午间时段流动贩卖盒饭的乱摆卖行为。

  据统计,截至昨日海珠区共派出巡检及执法队员895人次,出动执法车245辆,清理摆放广告牌42宗,整治乱堆放96宗、占道经营18宗,教育流动摊贩112宗,琶洲会展及周边区域市容环境秩序得到进一步提升。

  更整洁:环卫工人24小时保洁

  “这几天的感受就是广州真漂亮,场馆内外都很干净,景观也好看。”方女士是来自苏州的客商,尽管广交会人流众多,但她感觉展馆周边都很整洁。干净整洁背后,是(每天100多名)海珠区环卫工人24小时对展馆周边进行保障。

  姚秋辉负责展馆外道路人行道清洁工作,这段时间他们班分三班24小时待命。“白天人多车多,主要是做好及时保洁,凌晨时分做深度清洁,除了清扫还要打磨去污,我们的标准是可以席地而坐,客人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午后的新港东路,几名戴着草帽的工人熟练地在对绿化进行养护。“昨晚的风很大,我们来做一下养护,城市环境因为我们的工作变得更优美,辛苦也感觉值得。”“城市美容师”谭姨说。

  海珠区以精细化管理、高品质提升为目标,抓紧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开展琶洲地区绿化景观、在建工地围蔽等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打造品质一流的城市环境。结合第130届广交会主题打造主题花坛、艺术花带、花卉花境等,在展馆周边打造22组花卉花境、17组主题立体花坛、1.3万平方米艺术花带。沿线道路还打造智慧过街系统,新建慢行系统,打造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的城市面貌。

  (作者单位:广州日报)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