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是著名侨乡,华侨历史源远流长。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6月20日至22日,揭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在揭阳迎宾馆举办以“不忘初心、情系祖国”为主题的红色侨批暨华侨建筑图片展览。
“揭阳籍华侨华人扎根世界各地,在政治、经济、社会各界都涌现出一批揭籍精英人物,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融,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国的建设事业,谱写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华侨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揭阳侨乡文化。”揭阳市副市长姚丽璇在展览开幕致辞中表示,要通过这次展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侨界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实现展览的社会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激发爱国热忱的力量源泉;要立足揭阳侨乡文化资源和特色,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讲好揭阳故事,打造“侨”字特色文化品牌,在加强华侨文化等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侨批, 简称“批”“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 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揭阳是广东省侨务大市,中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乡亲约320多万人,港澳台同胞约60万人,归侨侨眷180多万人。其中,涌现了庄世平、张锦程、邱子文、林连登、刘南辉、许世元等著名侨领,也涌现了魏启峰、松华兴、和合祥等著名批局。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正是通过侨批将侨资源源不断输送回国,支持家乡建设,支持党的建设。
展览以大量的图片展示揭阳籍华侨的侨批、华侨碑记,以及华侨捐建的学校等建筑。主办方表示,将以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爱党爱国爱乡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彰显揭阳海外乡亲在各个历史关键时刻支持祖国、支持家乡建设的家国情怀,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侨乡文化资源优势,助推揭阳侨乡发展,为建设“贤德揭阳”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本次展览的侨批资料大多来自广东省岭海档案馆。广东省岭海档案馆位于潮州市,是一家开展民间档案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展览与保管利用等为一体的民办非营利性档案馆。岭海档案馆馆长李楷瀚告诉南方+记者,岭海档案馆基本馆藏有38000件,拥有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目录《侨批(银信)档案》5020件(份),为了办好本次展览,他们特地从中挑选了涉及揭阳的侨批。
据展览资料,揭阳历史上先后出现了70余家大小侨批局。清光绪十三年(1887)已出现侨批业新和顺号,随后于光绪、宣统年间有先后开办了松华兴、 光德成、林泰记、黄泰发等批局,民国年间揭阳县出现的侨批局有魏启峰、 洪万兴、 荣昌、益兴、瑞发等。1949年7月8日,南方人民银行总管理处在揭西县河婆镇成立。其后,在汕头、老隆、梅县分别成立潮汕分行、 东江分行、 梅州分行,并分设7个支行,分行下设十二个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宝通行, 专营外汇业务,由许子奇、庄世平负责。南方人民银行在支援华南解放战争,统一华南地区金融市场,沟通侨汇,扶持地方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稳定华南地区经济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记者】唐楚生 林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