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膳今用】
今天介绍“冬瓜羹”,出自宋代官修医方巨著《太平圣惠方》。书上介绍,这个冬瓜羹能治热淋,小便涩痛,腹内气壅。现在天气较热,如果长期户外工作,饮水又比较少,就会很容易出现小便少,甚至小便涩痛,有灼热感的症状,而冬瓜羹能缓解以上不适。
今日推荐——冬瓜羹
材料:
冬瓜250克,葱白5根,火麻仁20克,猪瘦肉100克,瑶柱30克,鸡蛋1个,生姜15克,生粉芡汁、食盐、花生油少许。
做法:
(1)火麻仁用无油无水的炒锅稍炒香后捣碎;冬瓜去皮去囊切成均匀大小的小方块;葱白洗净;猪瘦肉洗净切丁;鸡蛋打发均匀;瑶柱稍浸泡后撕成丝;生姜切丝。
(2)热油起锅,爆香姜丝,然后放入冬瓜翻炒,再加入少许清水把冬瓜煮软。
(3)加入瑶柱丝、猪瘦肉粒、火麻仁再稍滚约10分钟,再把鸡蛋液均匀淋在汤中,然后加入葱白稍滚,加入少许生粉芡汁,加盐调味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夏天的汤水一般选择滚汤为主,汤清不腻,而冬瓜汤就是非常经典的夏日汤水。它口味清爽,用来消暑解渴很是不错。这个冬瓜羹与别的冬瓜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加了火麻仁和葱白。因为在《太平圣惠方》的冬瓜羹中,原方只有冬瓜、火麻仁和葱白三种。冬瓜消暑清热,除烦利尿,使热从小便而出;火麻仁能润肠通便,且兼滋养之力,有利于热从大便而去;葱白中空,味辛,故能起温通、行水之作用;三者合用利尿通淋,解腹中之气壅。
然只有此三者,作为药膳味道过于寡淡,故添加了瘦肉、鸡蛋、瑶柱等鲜味之品,让这个冬瓜羹更加美味可口。
本期值班医师:
林淑娴,中级营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各种慢性病的饮食指导和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