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重拳出击,让AI虚假宣传“无处可逃”

2025-04-30 12:02 来源:南方网

  最近,在电商平台上有一款热销产品“苗古金贴”,号称由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专门解决膝盖、颈椎等出现的问题。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位列“热敷贴回购榜”第一名,在某平台旗舰店已经销售10万件以上。然而,经调查发现,所谓“千年秘方”实为代工产品,该“非遗传承人”的照片实为AI生成,“非遗传承人”证书是一家机构违规炮制的。也就是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利用AI技术进行虚假宣传的“骗局”。

图片

图源:央视网

  当前,AI虚假宣传已呈现商业化、专业化趋势。依托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法分子可批量生成图文、音视频等虚假内容,甚至由此形成分工明确的灰色产业链。值得警惕的是,AI技术被不法分子滥用后,编造的内容真假难辨,不仅误导消费者、侵犯公民权益,更扰乱了社会秩序。要根治这一顽疾,需从源头治理、技术创新、法律完善、社会共治等多角度“重拳出击”。

  要加强源头治理。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法规要求AI服务商和网络平台对生成内容添加显著标识,这一举措可有效帮助公众快速识别AI生成内容。然而,仅靠标识仍然不够。例如,部分平台对未标识内容的检测能力滞后,对境外AI工具生成的内容监管存在盲区。因此,需同步升级防范技术,推动多模态识别技术检测系统识别生成内容,构建从生成、传播到追责的全链条监控体系,从而撕开AI虚假宣传的“伪装”。

  要用好法治利剑。法律法规滞后是AI虚假宣传泛滥的症结之一。当前,我国虽已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但因责任界定模糊、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实际效果不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部署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明确严查“神医”“神药”“人工智能冒充专家”等多类违法广告,对于根治AI虚假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明确开发者、使用者、平台方的相应责任,对违规行为加重处罚,可助力根治AI虚假宣传这一痼疾。

  此外,要持续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行动将AI虚假信息列为整治重点,要求平台强化审核机制,对未及时处置虚假信息导致损害扩大的,需承担连带责任。针对AI虚假宣传的乱象,要采取完善网络交易监管制度、加大网络执法力度等方式压实平台经营者责任,营造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技术治理与法律护航之外,提高公众认知同样关键。要开展全民科普教育,借助学校课程、公益广告等普及AI生成内容特征,培养公众批判性思维,以防掉入虚假宣传的陷阱。

  撰文 吴小宇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