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出圈”莫“出格”,文旅宣传不能是哗众取宠

2025-04-30 15:36 来源:南方网

  近来,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一股文旅局长表演热潮。他们或是身着茅古斯装束跳“科目三”,或是扮作侠客舞剑于杏谷,抑或是在油菜花田里“魔性尬舞”,与网红齐唱“挖呀挖”。乡镇干部以“接地气”的“笨拙表演”进行文旅宣传,本意是为推动地方旅游发展,这无可厚非。然而,在流量焦虑的驱使下,各地官员不顾当地和自身实际情况,争相复制“尬舞”模板,将流量数据等同于政治绩效,甚至出现刻意扮丑、油腻喊麦等庸俗化和媚俗化的表演,只会令网友吐槽“辣眼睛”。

图片

个别地方的文旅宣传视频被指过于庸俗。图/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基层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文旅场景,为地方发展“吆喝”的努力,是打造“接地气”政府形象的尝试。有些干部通过真诚表达与创意展示,为当地在短时间内带来了游客增长、农产品销售增加等实际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这值得肯定。

  但“出圈”不能“出格”,“活泼”不能“失谱”。一些乡镇干部以“反差萌”博人眼球,进行“土味营销”,止步于浅层感官刺激,缺乏对本地特色和文化基因的解读。这种夸张、猎奇的过度娱乐化宣传,让网红标签盖过了干部身份,有损公职人员形象。有些“速成”的短视频、直播作品质量低下,很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此外,部分地区在前期“引流”后,忽视了后期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使“出圈”热潮陷入“昙花一现”的困境。乡镇干部的核心职能本应是政策执行、产业规划与公共服务,而非成为镜头前的“网红演员”。文旅宣传要在流量与内涵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才是关键所在。

  文旅宣传的本质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与精准传播,需要专业团队的系统化运作。沈阳市于洪区文旅局副局长彭勃,用中英文双语无缝切换介绍“蟹田稻”,结合东北方言的幽默表达,大大提高了水稻和大米销量。她认为文旅必须当“显眼包”,但同时也表示,“必须马上从这件事抽离,投入新工作,不能做一次性网红。”辽宁北镇市文旅局局长王莹头戴蓝头巾,身着小花袄,向网友推荐沟帮子熏鸡、鸭梨等特产,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她的策略很简单:“只要大家需要的,我都拍,文旅就是做服务的”,主打一个“接地气”和“听劝”。晋江和永安两地文旅局长化身“美食推荐官”,在展示特色美食的同时,还融合永安大腔戏等非遗表演,并推出“海丝人文游”“桃源秘境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量持续增长。这种基于专业能力和服务大局的创新,远比跟风尬舞更具持久生命力。行政管理者应当聚焦实际的服务工作与行业监管,将专业传播交给专业团队,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支撑的良性生态。

  文旅宣传不是才艺竞技场,公共治理更非真人秀舞台。将干部“表演”的精力转化到管理服务上,让专业力量在文化解码、产品开发中施展拳脚,才能实现从“一时红”到“一直红”。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顾萌萌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