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日前有两车相撞起火,一名路过男子徒手掰车救人的事迹引发全网点赞。据悉,救人男子是韶关市始兴县沈所镇农业办主任钟威。
图源:现场视频
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以血肉之躯直面烈焰,徒手掰开车门,用5秒时间完成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这场救援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在公众心中点燃了一盏关于责任、勇气与初心的明灯。
事故发生时,钟威途经事发地,立即拨打120并冲向起火车辆。第一次尝试破窗时,他被突然爆燃的火焰逼退,但观察到司机仍有生命迹象后,他再次冒险贴近车身,从前挡风玻璃处徒手掰开变形的车门,仅用5秒将昏迷的司机拖出,转移至安全区域。这一选择,既非鲁莽的冲动,亦非盲目的逞强,而是源自一名共产党员对“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深刻认知。钟威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与其说是本能,不如说是责任使然。”作为基层干部,他经历过森林山火、抗洪抢险等多次突发事件,应急培训赋予了他判断风险的能力,而长期扎根基层的经历则让他对“群众有难,我必须冲锋在前”有了具象化的理解。这种“理性勇敢”的背后,是基层干部在长期实践中淬炼出的专业素养与担当精神。
钟威不是“独行者”,他的身后有千千万万个“同行者”。“这么大火,莫大的勇气!”“这是真正拿生命来救人”“这一刻,您身上闪烁着光芒”“奋不顾身,发自心底的善良”……当这段浓烟火海中的徒手救援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钟威见义勇为的事迹获得全国千万网友赞扬。然而,他却始终强调:“很多人都是一样有善心的,只是刚好我在那个位置上。”这句话,既是对公众赞誉的谦逊回应,也揭示了基层治理中“人人可为英雄”的深层逻辑。据目击者回忆,事故现场并非钟威一人在行动:两个年轻人试图上前施救,绿化带旁的群众也在出谋划策。这种“群体善意”的涌现,与钟威的示范效应密不可分。
这是一次从“个体行为”到“社会风尚”的升华。钟威救人事件发生后,始兴县委书记华关率队慰问,并为其申请见义勇为认定;韶关市委书记陈少荣公开褒扬其精神,号召党员干部以他为榜样。这种“官方认证”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肯定,更释放了“让善行被看见、让勇气被弘扬”的制度信号。在更深层次上看,钟威的救人行为与近年来各地涌现的“快递小哥救落水者”“教师徒手接坠楼儿童”等事件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凡人微光”汇聚成“时代星河”的图景。这种图景的背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是社会治理中“德治”与“法治”的协同,更是中华民族“见义勇为”“守望相助”文化基因的当代传承。
烈焰淬真金,初心映苍生。这场救援,既是对一名基层干部责任担当的检验,也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次丈量。当“火海救人”的壮举回归日常,我们更应思考:如何让更多的“钟威”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何让“见义勇为”从个体的道德选择升华为社会的集体自觉?或许,答案就藏在钟威那句朴实的话语中——“职责所在就该冲在前头”。
撰文 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