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先别焦虑AI,大爷都比你会写作文

2025-07-14 21:24 来源:南方网

  近日,有短视频博主发起写高考作文挑战,视频中一位60多岁的农民工安大爷抽中1957年高考作文题《我的母亲》,写下“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我已经当了爸爸,也已经当了爷爷,但我已经30多年没叫过妈妈了。我想着,等哪天我扛不动水泥了,就回村里挨着那堆土躺下,没准那时候,我再叫妈妈,她就能听见了”;另一位摩的师傅王大爷抽到了题目《我的一天》,写下“这个生活哇,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每天出来挣个饭钱也就够啦。至于说幸不幸福,看你和谁比哇,和马云比,那我肯定不幸福。和老李比,那我是幸福的。因为同样开摩托,我是三轮的,他是两轮的,我的还能避避雨呢”。

  两篇作文,文字质朴却情真意切,打动了众多网友。目前视频已有800多万点赞,超28万条讨论,引发广泛共鸣。民工大爷、摩的大爷们写出的高考作文,为何能穿透短视频平台的华丽喧嚣,直抵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视频发布者表示,作文内容均由大爷独立写作,花了三四个小时,展示的作文“省去了一些重复内容”。据媒体报道,安大爷来自太原市某村,读过高中,当过兵,退伍后务农种地,经常进城打工,做些建筑小工的工作。同村人表示,作文中所述的内容都是实事求是写的,安大爷的母亲比较操劳,五十多岁便过世了。王大爷表示自己是小学文化,写这篇作文很吃力,记录的都是自己日常真实的生活。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母亲从来不上桌吃饭,等我们吃完才扒拉两口剩饭”“冻得发抖的秋夜分完粮食,天亮又端起死沉的大铁锅”……这些碎片化的细节描写源自安大爷真实的记忆,白描出立体鲜活的母亲形象,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自然而然引人共情。无论这篇作文是否经过删减处理,这些闪光的只言片语已足以打动人心。这些朴拙而真挚的文字再次提醒我们,文学的本质从来不是辞藻的竞技场,而是生命经验的提纯。这些泥土中长出的文字,恰因粗粝的真实而直抵人心。

  有人问,大爷们写下的文章和真实的高考作文究竟有哪些不同?除了题目上简单直白,不比如今的作文题目深奥曲折,更大的差别在于,考场作文是为了应试,考场之外的写作是为了表达。虽然作文也讲求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但对高分的追逐和人生阅历的差距,决定了考场作文终究是有写作规范和应试技巧的。大爷们的表达笨拙却真诚,而真源于生活,历经世间百态、尝尽人情冷暖,方能用最淳朴的语言打动人。

  网络时代之下,AI浪潮又奔涌而至,表达变得愈发轻易,情感却逐渐稀释。大爷们的作文终将淡出热搜,但带给我们的什么是好的文字的思考不会停止。

  撰文 忆云

编辑:顾萌萌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