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美院硕士毕业生五华柚(化名)因放弃互联网大厂和教师编制的工作,选择成为一名文眉师,而引发了公众关注。尽管外界存在质疑声,包括其母亲也持反对态度,但在就业形态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她的选择无疑为年轻人择业提供了新的启示。
五华柚为客人文眉。来源:广州日报
长久以来,社会普遍存在“就大不就小”“就东不就西”“就高不就低”的择业倾向,大城市、高薪职位、体制内岗位,常被视为名校毕业生的必然归宿。然而,时代变迁正深刻重塑着职场图景。我国新就业形态发展迅猛,从业者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主动选择曾被社会忽视的领域,传统的职业评价标准和等级观念自然面临挑战。
职业价值的衡量维度需要与时俱进地拓展。对五华柚而言,文眉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美术专业的美学素养和设计思维,更关键的是,这份职业同时满足了她的多重价值诉求:发展专业所长、获得可观收入、实现工作自主性,并在“让人变美”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成就感。这让人联想到选择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北大考古系女孩钟芳蓉,她在戈壁滩中同样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当工作真正成为个体自我实现的载体,附加其上的身份光环或固有偏见便会褪色。
五华柚的选择并非偶然。当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庞大,就业形式已从单一的雇佣关系转向多元化的协作模式。年轻一代的择业观正发生显著转变:更多人开始从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出发,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关注工作能否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变化不仅是应对现实压力的策略,更是价值观念的深层次重构。五华柚将美术专业与文眉技艺相结合,正是这种新择业观的体现——职业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外在赋予的身份标签,而在于从业者内心的认同与创造的实效。
又是一年毕业季,广大毕业生面临专业和职业的重要抉择。在就业形态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破除“唯学历论”的单一评价标准尤为重要。职业的价值不在于身处庙堂之高,而在于创造之实。学历的光环不应成为束缚个人选择的桎梏,而应成为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的基础。在过分追逐外在标签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偏离职业选择的初衷。唯有将个人所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择己所爱”与“社会所需”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方能通向更具成就感和价值的职业生涯。
撰文 秋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