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万物并秀;南国深圳,风光旖旎。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启幕。展会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未来5天,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和深圳全市各区设立的52个分会场,将再次吸引公众的关注。
图源:文博会官网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突出“博览”和“交易”,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文博会自2004年首办以来,已经斩获“节庆中华奖”——最佳国际交流奖、深圳十大功勋会展、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最具竞争力展览会、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品牌展会金奖、深圳特别品牌展会等诸多殊荣,是获得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然成为国际文化的盛典、百姓的节日和深圳重要的城市名片。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二十余载精心打造,文博会已成为展示文化改革发展成就的超级平台,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推动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不断攀升。每年来自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数千家企业、机构,跨越山海齐聚鹏城,为推动文化产业迭代升级注入澎湃动能,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提供强劲支撑。
时间无言、见证辉煌,数字无声、映照精彩。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文博会创下的骄人成就。首届文博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4%左右。此后20年间,深圳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50亿元,增长近17倍,占全市GDP比重由4%左右稳步增长至8%左右,支柱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
不惟深圳,文博会还展现出强大的辐射效应,重塑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格局。2023年,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达2.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6(17.36%),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如今,广东全省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08万家,占全国1/7,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2/5。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文博会持续推动文化产品交流与市场拓展的成果积淀。
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本届展会上,首款AI博览会吉祥物——“AI小水滴”将在“文创中国”展区全球首发。它以文博会经典吉祥物“小水滴”为原型,深度融合生成式AI与情感计算技术,打破传统文创静态化、单向化的局限,通过多模态交互设计带来多元互动,让文博会这一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有魅力。
撰文 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