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令山西崇德荣海必败”,近日的中乙联赛上,长春喜都足球俱乐部在客队休息室里放置的这张“鬼画符”令人咋舌。7月2日,中足联对长春喜都足球俱乐部队放置迷信物品的行为处以通报批评及罚款,并对长春赛区通报批评。该俱乐部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战术”,不仅是传播封建迷信,更是对对手的极大不尊重,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图源:中足联网站
讽刺的是,长春喜都并非首次因违背体育道德受罚。就在三个月前的联赛第二轮,其队务就曾因辱骂裁判而被罚禁赛5场及罚款。更令人错愕的是,此前做客长春喜都的球队,也曾在更衣室内发现“敕令泰安天贶必败”“敕令无锡吴钩必败”等类似符纸。显然,俱乐部某些工作人员奉行“攻心为上”的策略,试图借助符咒扰乱对手心态,将足球场变成了巫蛊斗法的道场。
事实上,从当前中乙积分榜看,长春喜都位居第二,领先山西崇德荣海15分之多。一面是竞技层面的不俗实力,另一面却是屡屡践踏职业底线的行径。明明有实力,却偏要行歪道,这暴露出俱乐部畸形的“职业化”逻辑:为求成绩不择手段,体育精神与职业伦理皆可抛弃。
足球的魅力在于公平公开的实力与意志的较量。使用这种诅咒符纸,妄图通过心理干扰和迷信手段攫取优势,不仅污染赛场环境,更是对客队赤裸裸的心理侵犯,凸显出对竞技体育本质的无知和轻蔑。当一支球队不再相信汗水而寄望于符水,不去研究战术却执迷于风水,这种扭曲的足球生态,何以能培育出真正的强者?
比符纸本身更值得警醒的,是其背后暴露的系统性管理缺失。长春喜都工作人员能轻易进入客队更衣室放置迷信物品,赛区监管的疏漏可见一斑;多支客队曾遭遇符咒,说明此类行径可能已成“传统”。若主场可随意操控客队环境,竞赛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何存?如不从俱乐部治理结构入手,强化制度约束与文化建设,单凭罚款恐怕难以遏制类似闹剧重演。
符咒再灵,也贴不出一个世界杯名额;法术再强,也变不出一支亚洲劲旅。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敕令对手必败”的符纸,而是“勒令自己进步”的决心。唯有夯实竞技实力,坚守体育精神,让真本事和硬骨头成为绿茵场的“护身符”,中国足球才能行稳致远。
撰文 秋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