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学历不能速成,教育更应脚踏实地!

2025-05-09 12:44 来源:南方网

  近期,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学员参加海外留学项目,未能顺利毕业,却经历了收费争议、学历无法认证、成绩存疑、数十万元高昂费用可能血本无归等糟心事,这一现象引发网上舆论广泛关注。

图源:有关平台截图

  置身高效率、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很多人为快速达到目的而寻找捷径:用预制菜,吃减肥药,甚至学历提升也能“速成”。“速成学历”盛行背后,既有个体对学历焦虑的迎合,也有市场对高学历的非理性追捧。正因如此,一些中介机构精心设计“捞金”陷阱,拿捏大家想要“走捷径”提升学历的心理,故意在宣传时夸下海口提供“全包式服务”,让人们认为只要交了钱就能得偿所愿。但实际上,这些中介“包办”的海外学历证书并不能通过国内的官方认证,也大多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机构拒不退费,一些人花费的精力和金钱都打了水漂。

  “速成洋文凭”泛滥,留学市场乱象频出,其背后的灰产链条更不容忽视。据悉,当前国内现存留学中介服务相关企业31.1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从经营时间来看,现存留学中介服务相关企业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34.94%;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仅占比4.45%。从注册资本来看,相关企业多为轻量级,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相关企业占比47.74%。这些机构在电商平台上以“无需辞职”“网课就读”“短期出境”等为宣传噱头招揽生源,或以“寒暑假硕博”作为特定名词,与部分海外院校合作,让当事人上海外野鸡大学,获取“水博”“水硕”文凭,让学术成长变成商业交易,进而催生买论文、包认证的“一站式”服务灰产链,完全偏离了学习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学历往往被视为衡量一个人能力乃至价值的重要标尺,提升学历、充实自身本无错,但这种提升和充实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学历做成“生意经”,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还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触及法律红线,更可能扰乱留学秩序、破坏教育公平,影响就业市场秩序,破坏社会诚信。因而,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加强认证院校质量把关,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参与“速成洋文凭”买卖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链条打击,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畅通反馈和投诉渠道,让买卖学历这本“生意经”难以为继。

  给学历“祛魅”,除了有关部门的严查严打,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建立更专业的评价和管理体系,重视个人能力与实际贡献,破除学历崇拜情结,切实扭转“唯学历”的用人导向,避免“注水学历”充斥市场环境。而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既要提高警惕,不能因为心存侥幸、想走捷径而掉入一些中介机构的陷阱,也要注重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掌握真才实学、习得一技之长,让相关证书更有含金量。

  堵住“速成学历”漏洞,让教育回归本质。当前,国内人才评价体系正逐步走向理性,从教育部加强境外学历认证审核,到用人单位淡化“唯学历论”,市场正在挤出“速成文凭”的泡沫,让真正沉下心来打磨真才实学的人才赢得持久认可。

  撰文 岳世兴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