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东大厦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省执委会副主任、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优秀运动员代表出席,详细介绍筹备进展,展现科技助残力量,传递平等融合精神。
图源:广州日报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一场体育盛会,检验着“春天的事业”发展成效,也衡量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质感。在城市的有机生命体里,人是主角、是核心,残疾人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
怎样做好“春天的事业”?如何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目标,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的重点任务。“六个建设”分别对应建设目标里的6个词。“富有活力”“舒适便利”“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崇德向善”“便捷高效”,6个定语,主体是城,落点在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做好“春天的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最是细节暖人心。无障碍环境是残特奥会的灵魂,也体现了城市的温度。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手语翻译系统、闪光门铃、图文标识,让听障运动员“一目了然”。珠海度假村酒店的盲文菜单、盲文开关、盲人导览图,让视障运动员“触手可及”。从停车场到比赛场、从休息区到观赛区,从一个场馆到另一个场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残疾人运动员、残疾人观众都能畅行无阻。每一个细节的认真,都是对平等的尊重,都增加了残疾人的“小确幸”,折射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大逻辑”。
城市向“新”,民生向“暖”。科技助残是本届残特奥会的最大“闪光点”,也是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加分项”。康复机器人帮助截瘫病人站起来、走两步;机器导盲狗帮助视障朋友扫清前行的障碍;全地形轮椅让残疾人、老年人随时下楼;拥有脑机接口技术的辅具,让机械手弹钢琴、练书法,让下肢残疾人奔跑,让视障朋友稳步前行,让听障人士畅听世界。科技赋能,让“春天的事业”蓬勃发展;创新场景,让城市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便捷高效。
致广大而尽精微。不管是“春天的事业”,还是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都需要用心、细心。只有下足“绣花”功夫,让人民的城市更加宜居,才能让“春天的事业”更加温暖,让每一名残疾人都绽放光芒。
撰文 郭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