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撕下“智驾”标签,避免过度宣传

2025-05-07 12:14 来源:南方网

  近日,小米汽车在宣传物料上更换用语,将原有的“智驾”改为了“辅助驾驶”。此外,问界、理想等多家以“智驾”为卖点的新能源车企,近期都降低了“智驾”的使用频次,或是换了说法。

图源:小米汽车官方微博

  车企撕下“智驾”标签,是规范宣传与安全升级的有力体现。此前,部分车企对智能驾驶功能过度宣传,致使消费者对其实际能力产生误解。不少车主错把L2级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在驾驶过程中放松警惕,进而引发多起严重交通事故。这些惨痛教训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车企认识到规范宣传的重要性。因而,行业各方在辅助驾驶系统的宣传与沟通方式上愈发趋于谨慎,明确了辅助驾驶的使用边界和安全责任,推动它朝着更审慎、准确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智驾”到“辅助驾驶”,这看似简单的措辞变动,更加凸显深意。今年4月,工信部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相继明确发声,要求车企规范驾驶辅助功能的宣传,杜绝夸大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因而,小米等车企此次更名调整,既是对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政策与用户安全双重压力下的深刻变革。一方面,禁用“自动驾驶”“智驾”等模糊表述,是国家政策在倒逼行业规范,促使车企行业回归理性,更加重视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消费者的安全。另一方面,“辅助驾驶”能更精准地体现当前技术的实际水平,强调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避免因误解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来说,车企主动“降级”标签,从营销狂欢到安全竞赛,行业洗牌的背后更是平衡创新与责任的生动注脚。对车企而言,在汽车行业从技术竞争转向用户体验的时代浪潮下,褪去命名光环、保障用户体验、提供安全服务、创新技术发展……这种“低调做事,高调服务”的思维策略,是车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车企收起营销的翅膀,踏实用技术筑牢安全防线,改变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也是真正赢得用户信任的流量密码。

  技术创新不断进步,智能驾驶前景广阔。面向未来,我们乐见广大车企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注重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宣传工作,让智能驾驶成为值得信赖的“副驾”。

  撰文 岳云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