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相关从业者汇聚一堂,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一主题,发出文化强音、分享真知灼见,凝聚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广泛共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精神力量。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自首届论坛举办以来,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紧扣时代主题、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文化风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畅谈兴文之策、广纳百家之言,已成为集众智、献良策、促发展、聚民心的重要文化平台。当下,以举办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为契机,锚定建设文化强国目标,以更大魄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将进一步凝聚起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
以文铸魂,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到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党的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到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持续发展壮大,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文化强国建设呈现古今辉映、汲古润今的崭新气象。奋进新征程,要坚定不移以文铸魂强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把思想的力量化作激发干劲、鼓舞人心、团结奋进的动力,让“文脉”喷涌出“活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花盛开”。
以文化人,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文化创新创造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近年来,聚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实地采风、激发灵感、持续创作,《草木志》映照时代更迭中的山乡巨变,《阿娜河畔》回望两代边疆建设者的人生故事;以科技赋能,数字文博、数字文旅等新型文化业态竞相涌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文旅热”“文博热”“观影潮”“文创风”聚集起人气、提振起精气神,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放眼今日之中国,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以文兴业,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养分,不论是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多边人文会展,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勾勒出全球文明发展新图景,还是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抑或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China Travel”持续升温,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立足厚重中华文明,依托改革发展生动实践,中华文化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中绽放夺目光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以会为桥、以会为媒,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我们必将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绚丽新篇。
撰文 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