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经过烤箱高温烤制后的麦香和酵母香气从面包店里飘出,一些上班族走进面包店,打开手机扫码购买属于自己的“面包盲盒”。这些盲盒里装着前一天或当天剩下的经过保鲜处理的面包,口感可能稍打折扣,价格却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左右。与面包盲盒的邂逅,是一场关于环保与生活的温柔变革。
将要被做成盲盒售卖的面包。图源:光明网
提起盲盒,不少人觉得是“烧钱”的消费行为,面包盲盒却是为了节俭而存在的。据报道,“15.9元开出原价近40元的网红面包”“19.9元吃出100元的幸福感”……打开社交平台,不少面包盲盒价格约为正价商品的3-5折,价格实惠、品种多样、拆盒娱乐,这份“看得见的实惠”和“看不见的惊喜”正是当下面包盲盒的魅力所在。不仅如此,大家还将自己的“拆盒Vlog”发布到网上,分享收获、交流心得,这种未知的期待感让“吃饭”这个平凡的仪式变得有趣,也收获了与陌生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成为了年轻群体构建轻量化社交关系的一种方式。
面包盲盒的流行,反映了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为消费新模式带来“多赢”局面。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现代年轻人的消费取向更趋向个性化、多元化、时尚化、体验化,面包盲盒正好迎合了他们的消费心理和习惯。站在商家角度来说,面包盲盒的风靡既减少了浪费,为自身店铺增加了商品的“情绪触点”、增加了营收,又能够让顾客买到不错的商品,这种模式为解决其他易腐食品的浪费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此外,透过面包盲盒的消费,年轻人在精打细算中寻找生活乐趣,在平凡日常里发现惊喜,务实而浪漫,这正是年轻一代生活智慧的鲜活注脚。
进一步来说,面包盲盒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公益力量,是爱心与责任的完美结合。每次购买面包盲盒,不论是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营养餐,还是为流浪动物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庇护所,抑或是为老人们送去陪伴和关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都在无形中为社会注入了一股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与此同时,以面包盲盒为载体,公益组织和项目通过与各大品牌合作,得以筹集到更多资金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这也让更多的企业和市民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购买面包盲盒的方式参与到公益事业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也要看到,面包盲盒走俏出圈之后,能否走得快、走得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家能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面包盲盒的推广,需要商家、消费者、监管部门、餐饮行业协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建立严格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丰富消费业态,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让面包盲盒变成可持续消费模式,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成熟、不断追求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撰文 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