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广州营商环境“105式”,以作风之变厚植发展之势

2025-07-21 18:07 来源:南方网

  近日,《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以下简称《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在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结合广州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围绕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政务服务环境4个方面提出30项年度重点任务,并清单化列出105条具体措施。

图片

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全图界面。图源:人民日报

  此次改革的最大突破,在于其让政策红利“可感可及”的务实路径。区别于传统“企业找政策”的被动模式,广州创新构建“政策找人”产业政策精准触达模式,提出常态化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等系列举措,持续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的市场环境。与之呼应的则是政务服务领域的智慧升级,“AI导办”“AI审批”的全面引入推动商事登记向“24小时不打烊”迈进。这些举措绝非简单的技术嫁接,其内核是以数字赋能重塑政府服务逻辑,将企业的体验感置于改革设计的中心。

  企业关切的核心诉求之一便是降本增效,广州此番以“大手笔”与“小实招”并举的策略直击靶心。100亿元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基金与2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旨在引导“耐心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与长期战略性项目,为科技型企业注入了强心剂。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推动银企高效对接,推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等举措,推动银行“应贷尽贷”“能贷快贷”,这些看似细微的安排,恰恰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及时雨,展现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痛点的系统性回应。

  改革引领彰显广州先行先试的勇气。在“引进来”的维度,广州支持外商投资在穗设立研发中心,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等,拓宽外资进入渠道,提升广州国际化水平。“走出去”服务同样加码提速,上线运营中国企业“走出去”线上服务系统,剑指打造集成化、专业化的出海支撑平台。另一方面,广深双城以税务合作牵引湾区融合:两地打造“湾区通办”示范区,将86项涉税业务纳入集成清单,企业可在任一城市智慧柜台办理对方业务,跨境办事从“折返跑”变为“家门口办”。这些试点不仅是开放能级的提升,更是制度型开放的积极尝试,广州的营商环境改革已超越城市维度,正以湾区共同市场构建者的角色,为广州深度融入全球要素循环铺设了新通道。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105条措施的落地生根,根本上取决于干部作风的深度转变。从深化完善“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机制,到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均指向规范行政权力、减少对企业干扰的核心诉求。只有将服务企业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才能避免政策执行“打折扣”“搞变通”。同时,要建立任务跟踪与效果评估机制,形成闭环管理,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措施,让政策始终与企业需求同频。更重要的是强化部门协同,打破条块分割,避免出现“政策打架”“推诿扯皮” 的现象,让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流程的顺畅与服务的高效。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105式”,不是简单的政策堆砌,而是力求以系统思维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它既体现了广州“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也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样本。随着清单的深入实施,广州必将以更优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文 陈长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