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两难”显担当,且看“解法”与“说法”
司法公开不仅是权利的保障,也是治理的智慧——当法院主动打开大门,以坦诚、专业的姿态与公众对话,法律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条文,而成为一种可感、可知、可信任的公共力量。

虐待14岁女孩致死,这究竟是拓展营还是夺命营?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非驯服,是点亮而非塑造。当孩子发起求救时,整个社会都应当成为他们的依靠,因为守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

共享单车行进中落锁,便捷出行岂能变“安全盲盒”
倘若每一次骑行都变成“自求多福”的安全赌局,共享单车的便捷也就失去了意义。唯有企业扛起责任、监管跟上步伐、技术服务于人,才能让共享单车真正成为市民出行的放心选择。

从宇宙凝视地球,人类看见了什么
无论人类将来驶向宇宙何方,那颗蓝星永远是我们最初的来处和精神的归宿。“人类不会永远待在摇篮里”,但无论走多远,对这颗蓝星的眷恋,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纽带。

每天联系奖励500,以爱为名的枷锁是否太过沉重?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品。父母应该培养、尊重孩子的自我意志,学会从孩子生活的主舞台退场,在支持和放手之间找到平衡。

当粉笔走向云端,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敬
我们致敬老师,并不仅仅是致敬他们的付出,更是致敬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所展现的智慧、定力与情怀。他们让我们坚信:教育的形态可以与时俱进,但其核心永远是“人”影响“人”的伟大事业。

经营主体突破2000万,广东人为什么爱当老板?
这2000万老板的数字背后,是2000万颗敢闯敢试的心,更是2000万个并肩奋斗的团队。他们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生计,也承载着共同的梦想,共同构成了广东经济生生不息、活力四射的核心动力。

“私自不加班”被罚款,“霸王厂规”何以横行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依靠违法加班。“不加班”需要勇气、“要休息”沦为奢望,不仅会透支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更会扭曲企业的发展逻辑。只有尊重劳动者权益的企业,才能赢得真正的人心与长远的发展。

“唐人”成了脏话,这样的烂梗好笑在哪?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为无法发声的人发声,不让粗鄙与恶俗“梗”住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这不仅是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使命。

80秒广告实际播放83秒,时间都有“鬼秤”了?
我们究竟将走向一个尊重个体、珍视信任的数字社会,还是陷入一个唯利是图、透支未来的注意力工厂?答案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人的选择与坚持中。用户的时间,1秒都不能偷,这样的较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