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江门台山横江村:600年岭南古村走出新“稻”路

2024-08-30 07:54 来源:南方农村报

  像被有魔法的画笔点过,横江村大变样了。昔日淤泥满地的滩涂,如今是稻香四溢的沃野;往日杂草丛生的荒地,“摇身一变”成农产品展销的广场;精致的景观栈道、迎风的格桑花……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打卡“向往的生活”。

  横江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村,始建于明代,坐落于江门台山市斗山镇东南部,3800亩稻田沿着村道生长,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横江村因地制宜,出实招、见真招,着重抓好产业发展、美丽圩镇等关键点,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四季更替,横江村的稻田展现出不同风貌,古朴的碉楼则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分历史厚重感。这里不仅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稻田,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总面积7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439人。

  横江村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强稻米文章,延伸以优质稻米为主的产业链,坚持农旅融合做强一二三产业,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村民收入,打造富民新业态。

  2023年横江村集体收入31.6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5.23万元,村民种粮年平均收入约4万元。2023年,该村接待游客8000多人,旅游收入达35万元,参与农产品销售的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

  滩涂变沃野

  “一片田”飘香“一个村”

  “几千亩稻田成熟时,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稻香。”横江村种植大户黄俊洪热情地介绍着,不管是田间的稻穗香,还是广场晒稻的谷香,经阳光一催化,香味仿佛无限放大,处处都能闻到。

  黄俊洪家中种植着500余亩水稻,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为人仗义、坦荡,村里人都叫他“洪哥”。一顶草帽、一副墨镜、一辆电动车,组成了他下田的全部装备。“没事就爱来田里走走,看着水稻一天天长起来,安心、舒心。”洪哥平常在村里见到熟人,寒暄的话多是水稻近期长势、收割时间之类。

  在横江村,水稻是一个公共话题,谁提一嘴都能站着聊半天。

  洪哥回忆,他2014年回到村里做货车司机,拿着每个月800块钱的薪水,根本养不起家,便转行种起水稻。“我当年直接盘了100亩地,全部用来种水稻,那时候水稻行情好,100斤湿谷的价格能到140—150元,每亩地大约能赚400元,一年两造大概能赚8万元。”洪哥直言,那几年种水稻的收入,不仅养活了全家,还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2018年,洪哥家里便购置了新房,也随即扩种了400亩水稻。

  洪哥的经历是横江村水稻种植户的缩影。但除了洪哥这样年轻的种植户外,村里年迈的种植户也不在少数。

  横江村水稻种植户韦社英年逾六十,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依旧种植着70多亩水稻。“孙子在农村读幼儿园,3年也要花费5万多元。”韦社英表示,这笔学费对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自己能靠种水稻的钱补贴这一笔花费,减少儿子儿媳的经济压力。“现在种植水稻多以农机为主,几乎不需要人工,照看70亩稻田并不困难。”韦社英说。

  每天早上,韦社英在村口将孙子送上去幼儿园的班车后,就会在稻田边的大榕树下休息片刻,跟村民们话话家常,看看稻田,蝉鸣鸟叫成为天然的背景音乐。

  但这幅“沃野千里皆是金”的画面,在几十年前的横江村,相当于“天方夜谭”的存在。

  “以前,这里是一片滩涂。”横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伟明介绍,横江村自立村以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横江村现有的3800亩高标农田,都是由滩涂地围海造田而来。1959年,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横江村以及周边几个镇的居民联合起来,开始了一场浩大的围海造田工程,先后修建水闸、围堤,才有了现在平坦的地势和农田。

  滩涂变沃野,不是一件易事。2011年,黄伟明因父亲年迈、思乡心切等原因,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职业回到横江村,但当时村里的人居环境并不乐观,农业方面更是落后。2014年横江村换届选举,黄伟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便下定决心改变现状。

  “村子一定要发展优势产业,不然越来越留不住人。”横江村家家户户均以水稻种植为生,建设高标农田便成为大家心中的目标。针对村里排灌系统滞后、农业机械化低下、种植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黄伟明积极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大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引进现代农业机械,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成,横江村的水稻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

  高效精加工

  “一粒米”串起“一条链”

  水稻收获期间,收割机和运粮车都是村里的“抢手货”。洪哥早早便约好了收割机师傅和运粮车司机,清晨开割,然后将稻谷送至加工厂。麻利地给装满稻谷的运粮车盖上塑料布,洪哥拍去身上的杂物灰尘,笑容浮上脸庞,“今年早造收成还不错,产量能达到800斤/亩,每亩地能带来900元左右的营收。”

  “村里种植的水稻大都会选择就近进行加工、打包、销售。”黄伟明解释,横江村到台山市斗山镇国有粮食集团斗山分公司(下称“国粮斗山分公司”)只需20分钟车程,且国粮公司的收粮价格略高于市场,在大多数横江村民心中,国粮斗山分公司便成了卖粮的最佳选择。

  7—8月,国粮斗山分公司门口,来来往往的送粮车络绎不绝。

  台山市国有粮食集团斗山分公司经理黄健华表示,横江村收来的稻米细长透亮、油脂丰富,品质有保障,公司会给出一个比较好的收购价,例如今年干谷收购价是150—182元/50公斤,湿谷收购价在108—123元/50公斤,让村民劳有所得、种得安心。

  记者了解到,送粮车经过重金属、农残、杂质等抽样检查后,便会送去烘干。目前,国粮斗山分公司每天能收600多吨水稻,日烘干量达250吨。“四磨、三抛光、四色选……公司的加工线半小时便能完成一个循环,一天可以加工、包装130吨水稻。”黄健华介绍。

  国粮斗山分公司加工车间内,现代化的水稻加工设备运转不停,颗粒饱满的稻谷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经过筛选、碾米、抛光、色选等工序后,被加工成高品质大米,工人们忙着分装、发货,然后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端上百姓餐桌,让大家都吃到广东丝苗米。

  “一粒米”串起“产销一条链”,铺开了“一张致富网”。

  近年,国粮斗山分公司联合国粮文旅集团,举办系列参观、旅游活动,一批又一批自香港、澳门而来的旅游团在国粮斗山分公司大米展示馆内,排队品尝一锅锅冒着热气的煲仔饭,油光滑亮、软硬适中、芬香可口的米饭给旅游团成员的味蕾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祖籍阳江、定居香港的陈阿姨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走的时候更是大包小包买了不少。“米饭品鉴是这次旅行团的意外之喜。”陈阿姨表示,平常买米的品质参差不齐,很难买到口感上乘、价格公道的大米。这次旅行很有意义,不仅找到了“梦中情米”,还看到了更标准、更美丽的稻田,刷新了大家对稻田的印象。

  农文旅融合

  “小米粒”带来“好生活”

  漫步横江村道,一边是生生不息的千亩稻田,一边是承载厚重历史的碉楼。

  “仅靠种地卖粮不是长久之计,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才能更好地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在黄伟明看来,横江村是著名的丝苗米村、华侨村、碉楼村、红色文化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特别是华侨建筑风格别致,虽经近百年风雨洗礼,仍然风采依旧。碉楼下的稻田,四时景色皆有不同,美轮美奂。

  近些年,横江村先后投入近800万元对进村道路进行了景观提升,建立了首个村级旅游服务中心,对古建筑外立面按修旧如旧方式进行修建。同时,全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七强八改九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长效管护机制日趋完善,绘就出了一幅稻香鱼肥、房前有花、墙上有画的和美乡村画卷。

  “以前,村里除了农田屋舍,空地上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这几年环境整治后,种上了花草树木,建成了农业公园,村里靓了很多。”横江村村民黄伯说,现在,越来越多村民自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整个村庄面貌都提升了不少。

  驻横江村第一书记李鹏举介绍,横江村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发动乡贤捐赠、村委会兜底的方式,汇聚多方力量盘活本村集中连片的碉楼资源,有机结合耕读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乡俗文化,大力发展农业休闲体验、观光、红色教育特色旅游,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功夫不负有心人,横江村凭借最美稻田、碉楼洋楼、红色文化等资源成功‘出圈’,成为乡村游网红打卡地,并于去年10月获评江门市‘十大最美乡村’。”李鹏举说。

  如今,横江村村民白天在稻田边的榕树下休憩、喝茶、闲聊,晚上围着稻田散步、夜跑、竞走,日子悠闲得“神仙不换”。周末,珠海、深圳、香港等周边地区的人们自发前来参观游玩,在景观栈道附近搭帐篷、烧烤,打卡留念。

  横江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流量”,先后举办“丰收节”“秋收亲子活动”“三下乡”“巾帼行动”“旗袍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提升横江村乡村旅游知名度。

  横江村用稻田文化、红色文化、版画文化铸造品牌,将丰富农业资源和优秀文化底蕴转换为集体和个人增收的有力途径。据悉,2023年,该村接待游客8000多人,旅游收入达35万元,参与农产品销售的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

  “2023年11月,横江村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接下来,横江村将以此为新起点,因地制宜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横江村购物广场、民宿、文创园等一系列乡村振兴项目,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打造有内涵的文化旅游理想新派乡村。”黄伟明说。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海芳

  摄影 黄坚文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