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推出5G套餐,我国5G正式商用开启,转眼间,5G正式商用已满月,当前,信号覆盖如何?终端科技怎样?物联怎么实现?……
为解决广大读者谜团,深入研判广东5G产业发展态势,值此5G商用满月之际,由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指导,南方日报、南方产业智库启动广东5G产业调研,深入走访数十家广东代表性企业,既有读者所熟悉的广东移动、广东联通、广东电信、华为、中兴等巨头,更有广东广电网络、OPPO、vivo、魅族、高新兴等专业领域领军者,以期全面展现广东5G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广东5G新经济的动力和困境。
一线走访,专业呈现,南方+、南方日报聚焦广东5G终端发展,今日推出《一线走访·OPPO篇》,敬请垂注。
人物介绍:
唐海,OPPO首席5G科学家,于2015年加入OPPO,领导团队进行4G、5G等通信技术及物联网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工作,并在5G标准制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今年6月6日,我国5G牌照正式发布,包括中兴、华为、vivo、小米等在内的终端厂商迅速跟上脚步,发布了一系列兼具性能及价格优势的5G手机。而就在昨天,距国内首款5G手机发布5个月后,OPPO终于推出了旗下首款5G手机——Reno3系列,售价3399元起。
事实上,OPPO早在今年2月就展出了品牌首款5G手机。为何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南方+记者走近OPPO,与相关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沟通,深入了解OPPO 5G布局“迟到”背后品牌对技术和市场的考量。
化被动为主动,OPPO以标准切入5G研发
“我们发布一款5G手机,首先要等待供应商5G芯片的正式商用。”唐海是OPPO首席5G科学家。他告诉记者,无论是4G还是5G时代,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都是OPPO重要的合作伙伴。不过,这也意味着,品牌每款5G手机的发布时间,都要部分受限于芯片商用及相应调试工作的进度。
比如,新上市OPPO Reno3 5G搭载的联发科天玑1000L 5G SoC基带芯片,以及Reno3 Pro上采用的高通骁龙765G处理器,就于12月初左右才宣布正式商用。相应地,搭载自研5G芯片方案的华为早在今年7月初就发布了品牌首款5G手机。
“整个5G产业链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唐海并不认为OPPO在12月底前发布品牌首款5G手机是“迟到”,“会削弱产品的影响力。”他表示,尽管5G的“进步速度很快”,但整体还处于发展早期,目前已发布的5G终端产品更多地处于试水阶段。“OPPO一直在积极与产业链的伙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我们也是国内首批推出5G高端手机的厂商。”
不过,如何进一步为5G提速,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自研芯片是一条路,从5G初期标准制定切入技术研发工作也是一条路。“早在2015年,OPPO就成立了通信标准团队,在5G标准制定之初就开启研究工作。”唐海也是OPPO研究院标准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表示,2018年OPPO作为唯一的终端厂商,深度参与了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第三阶段技术规范制定。截至目前,品牌已经向3GPP(国际通信标准化机构)提交了超过2600篇技术提案,并拥有全球超过2200个专利申请,“是参与5G标准制定贡献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终端厂商之一。”
参与标准制定,对OPPO的意义何在?“提升品牌在5G方面的话语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个5G产业链的进步和成熟。”唐海说,OPPO此前在4G时代并未参与过任何标准层面上的设计,而目前随着企业在5G标准方面参与度的不断深化,“OPPO在国际5G标准制定方面拥有了相关可观的影响力,整个产业链里都会有我们的输入。”
不仅如此,以标准切入5G研发,还帮助OPPO走上了终端开发的快车道。“不仅仅是5G手机的工作机理,包括认证机制、测试方法,这都属于5G标准制定的范畴。深度参与整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在终端研发时获得更多主动权,抢在第一线。”若否,唐海坦言,“我们可能很难在欧洲实现5G手机的首发。”
要快更要“实用”,OPPO不走5G“寻常路”?
“OPPO Reno3系列,可能是目前最轻薄、拍视频最稳的5G手机。”相较于国内其他一线厂商发布的5G终端设备,OPPO 5G手机除了“速度快”,似乎还有些不同之处。
事实上,5G手机需要添加额外的天线、射频等模组,机身重量相较于4G手机会有明显的增加。不过,相比之下,OPPO Reno3 Pro尽管搭载了6.5英寸屏幕,配备了4025mAh大电池,但其机身重量仅171g,厚度为7.7毫米,“甚至比部分旗舰4G手机还要轻”。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采访中表示,5G手机的优势不应止于“快”,“实用”、“好用”也应是品牌追求的重点。比如,为实现手机的轻薄,OPPO把前置的升降式摄像头换成“挖孔式”,此举使得前置镜头的重量相比上一代减轻95%,整机厚度减薄0.35mm。
除此之外,面对5G初期业内外兴起的“5G无用论”,OPPO也用Reno3这款5G“视频手机”做出了初步回应。据OPPO副总裁沈义人介绍,Reno3系列5G手机搭载了超级双防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广角镜头拍摄的稳定性。“若要说短视频是4G时代的产物,那么高清视频就很可能是5G时代的首要应用场景。”他说,OPPO看到这一趋势,因此选择提前进入视频赛道,布局5G视频手机。
不过,5G手机的应用场景绝不只有高清视频。“5G网速是4G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前在4G上难以实现的应用,在5G时代都有可能实现。”唐海表示,正如4G时代用户未曾料想到短视频的出现一样,5G时代下不止VR、AR以及4K、8K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全息影像或其他更新、更具想象力的应用也有望“爆发”。
此前,OPPO面向5G时代首次提出了“万物互融”战略,宣布将对智能手表、智能耳机、5G CPE、AR眼镜等在内的IoT领域进行全面布局。“OPPO做双模5G手机,核心理念就是服务好用户,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今天,用户需求多种多样,仅通过手机或通讯服务研究很难满足,我们要在万物互融时代建设多入口的智能终端生态。”唐海如是说。
以下是部分采访实录:
南方+:相比于华为、中兴和vivo等,OPPO发布首款5G手机的时间似乎比较晚。是否担心竞争力会受到影响?
唐海: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OPPO在今年底这个时间段发布首款5G手机,并不算晚。事实上,我们也是首批发布高端5G手机的厂商之一。
南方+:在全球来看,中国的5G进程是走得比较靠前的。目前国内厂商已发布了不下17款5G手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唐海:我觉得这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对科技抱有非常大的热情。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挺好的现象,这可能也是中国消费者的一个特点:关注前沿技术。
南方+:参与标准化制定,对于OPPO的意义是什么?
唐海:在5G标准化制定,参与3GPP提案方面,OPPO在纯手机公司里应该是属于排名前列的,我们是纯手机公司里面比较早参与标准化制定的。目前来看,OPPO参与的规模、深度和广度都是非常可观的。这对于OPPO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我想,我们要是不参与这样的标准化工作的话,我们可能很难在欧洲来首发5G手机。
南方+:如何回应商用初期,业内外爆发的“5G无用论”?
唐海:对于厂商来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先修路,再开车上去。也就是先打开用户市场,给予开发者足够的平台去发挥。目前来看,5G毕竟还处于早期。但是从长远来看,5G未来应该能够结合其他的技术,比如说云,比如说A.I.,比如说物联网,最终能够达到一个我们所说的“万物互融”。到那时,用户将能获得一个非常好的、无缝的服务体验。
南方+:未来在5G时代下,智能手机还会是用户的中心吗?
唐海:我认为手机仍是中心设备,是和用户最接近的一个中心设备,但它不见得是唯一的中心设备。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出发,手机仍然是最便利的。比如说你想用智能音箱来取代手机,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尽管你也能用音箱来完成很多人机交互,语音交互,但是你很难把它携带到任何地方,因此便携的,拥有大屏互动优势的手机仍然是5G时代最好的中心设备。(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