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文物会说话”系列广播剧的第二十八集将由广州博物馆藏的《黄埔潮》(开学纪念特号)出场,分享它与广州红色革命的故事。
剧情概要:上一集听了孙中山大元帅手令的讲述,《长兴学记》捅捅身边的《黄埔潮》,说起来,它的得名源自黄埔军校,这是一座培养了众多声名显赫的政治军事人才的现代军校,诞生于广州。军校政治部主办的《黄埔潮》创刊于1925年10月,是黄埔军校创刊时间最早的革命刊物,以登载政治论文和时评文章为主,是在军校中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今年恰逢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这份意义重大的《黄埔潮》(开学纪念特号)将为大家揭秘这段军校的风云岁月。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绘本书籍中的《黄埔潮》
【划重点】
1926年《黄埔潮》(开学纪念特号) 广州博物馆藏
当时有不少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内任职,如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萧楚女等人担任教官;而且军校政治课的讲授和革命刊物的编写,大多是由共产党员负责,他们经常在《黄埔潮》发表文章,宣扬革命思想。孙中山晚年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最初也是共产党人通过《黄埔潮》提炼、概括并宣传的。很多原本无党派或已加入国民党的人士,通过《黄埔潮》与共产党员交流,最终选择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信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蓝娟
(图文来源:广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