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探秘“鬼工球”迷宫|“文物会说话”系列广播剧⑱

2024-09-24 20:00 来源:南方网

  “读懂广州:文物会说话”系列广播剧的第十八集将由广州博物馆藏清代象牙“鬼工球”上场,分享它与广州牙雕的渊源。

  剧情概要:花蝶纹广讲述着自己设计的构想,隐约听到有一阵响动,接着感觉被什么东西扯着。过了一会,一个圆滚滚的脑袋探了出来,它就是素有“鬼斧神工球”之称的象牙雕套球,圆球的表层刻着细密繁复的蝠寿字和宝相花纹,从镂空的缝隙看进去,里面似乎层层叠叠,仿佛是一座深不见底的迷宫。这惹得众人都想去里面仔细看个究竟,象牙雕套球的“迷宫”里藏着什么密道和秘密呢?

第18集 探秘“鬼工球”迷宫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绘本书籍的清代象牙“鬼工球”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绘本书籍的清代象牙“鬼工球”

【划重点】

清代象牙镂雕福寿宝相花套球 广州博物馆藏

清代象牙镂雕福寿宝相花套球 广州博物馆藏

  问:“鬼工球”是什么球?

  答:明代出现了“鬼工球”的记载,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写道:“尝有象牙圆球儿一个,中直通一窍,内车数重,皆可转动,故谓之鬼工球,或高宗内院中作者”。“鬼工球”即象牙球,是象牙雕刻品种中的一种。

  牙雕套球又称“鬼工球”“同心球”,制作程序繁复,技艺要求高超,内分数层,层层相套,转动自如,图像交错隐现,常作为贡品进贡皇宫。广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清代象牙镂雕套球是体现广州牙雕鬼斧神工技艺的典型代表。

  广州牙雕制作着重雕工,作品多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尤其擅长镂雕,这与广州独特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广州地处南方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对质地细腻的象牙材料进行精雕细刻,作品往往层层镂雕,但不易脆裂。

【重要提示】

  如今,亚洲象与非洲象不仅被列入《濒临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临动物名录,同时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2018年1月1日起,我国更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故现今牙匠多改用象骨或骆驼骨等大型动物骨骼替代。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蓝娟

  (图文来源:广州博物馆)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